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54968
大小:231.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31
《孕晚期营养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安徽医科大学学报ActaUniversitatisMedicinalisAnhui2010Oct;45(5)孕晚期营养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束莉1,李李1,博庆丽2,余婷2摘要目的探讨合肥地区部分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孕晚期孕妇膳食营养素摄人状况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探讨改进孕妇膳食营养状况、预防出生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措施。方法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调查点,抽取到调查点住院待产的孕晚期孕妇共76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产前和产后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孕晚期总能量、蛋白质、脂肪、VitPP、P、Zn等的摄入量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呈正比关
2、系。正常体重儿组的热能、蛋白质、zn的摄入量比较适中。结论通过正常体重儿组与低体重儿组和巨大儿组的每日膳食总能量及各营养素摄入量的比较,发现新生儿体重与孕晚期的膳食营养素,尤其是热能、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关系密切。故为使胎儿发育正常、体重适中,应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指导,强调合理、均衡的孕期膳食。主题词妊娠末期;营养状况;出生体重中图分类号R153.I;R7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492(20lo)05—0694一03新生儿出生体重是反映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孕妇的外环境、母体的生理条件、胎盘脐带的发育等
3、,尤其和母亲的营养状况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出生体重较低的儿童多伴有宫内营养不良或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等,影响其出生后的生长发育⋯。为研究妊娠期营养素摄入量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对合肥市某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11月分娩的孕妇进行孕晚期的营养调查,以探讨它们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1月在某医院住院分娩的、愿意参与此次调查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产前和产后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的共计764例。2010-03—08接收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5
4、kj350ze)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2公共卫生学院,合肥230032作者简介:柬莉,女,硕士研究生;李李,女,副教授,责任作者,E—mail:doublelil964@ya-boo.c0111.cn根据新生儿体重分为3个对比组:LBW组(<2500g)43例,正常儿组(2500~3999g)661例,LBG组(>14000g)60例。1.2方法1.2.1问卷调查包括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妊娠史、疾病史、身高、孕前体重、孕期饮食行为情况及营养缺乏症等。1.2.2膳食调查采用询问法了解孕妇妊娠晚期的饮食情况。具体膳食调查方法采用食物频
5、数法和24h膳食回顾法。记录孕晚期妇女的食物消耗情况,由专人指导孕妇填写膳食调查表,记录孕妇前ld进食的所有食物。参照中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RNI)对营养素摄入状况进行评价。调查后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研究所开发研制的《营养计算器》软件计算孕妇平均每人每日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调查表为课题组自行编制,经预调查修改完善。孕妇以轻体力劳动计。1.2.3病历记录孕妇分娩后从病历上记录其分娩情况(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产科并发症等)和新生儿情况(新生儿性别、体重、胎次、产次及新生儿并发症等)。1.3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统一编码,用Epidata3.1
6、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经正态检验均为正态分布,故用戈±s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营养因素对LBW和LBG的影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结果2.1一般情况764名孕妇中,年龄18—43(27.71±4.39)岁。低体重儿(LBW)组43例,占5.62%:正常出生体重儿661例,占86.4l%;巨大儿(LBG)组60例,占7.84%;剖宫产485例,顺产279例。分娩的新生儿中男婴407例,女婴357例。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225.96±493.43)g。2.2孕晚期饮食情况孕妇
7、晚期的膳食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植物性食物占75.75%,动物性食物占24.25%。孕妇摄入最多的是蔬菜类和水果类,分别为525.08和501.259/d。其次为谷类419.50g/d,万方数据安徽医科大学学报ActaUniversitatisMedicinalisAnhui2010Oct;45(5)·695·表1孕晚期三组每人每日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Ot=0,05)与正常体重儿组比较:‘P8、g,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8、g,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