溷凝土结构计算.doc

溷凝土结构计算.doc

ID:30523800

大小:2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溷凝土结构计算.doc_第1页
溷凝土结构计算.doc_第2页
溷凝土结构计算.doc_第3页
溷凝土结构计算.doc_第4页
溷凝土结构计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溷凝土结构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框架内力组合6.1结构抗震等级6.2框架梁内力组合梁内力控制截面一般取两端支座截面及跨中截面。支座截面内力有支座正、负弯矩及剪力,跨中截面一般为跨中正截面。6.2.1作用效应组合结构或结构构件在使用期间,可能遇到同时承受永久荷载和两种以上可变荷载的情况。但这些荷载同时都达到它们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最大值的概率较小,且对某些控制截面来说,并非全部可变荷载同时作用时其内力最大,因此应进行荷载效应的最不利组合。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按规定来取: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移

2、验算取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4。均布活荷载的组合系数为0.7,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6,地震荷载组合值系数为1.3;6.2.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从理论上讲,抗震设计中采用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应高于非抗震设计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但为了应用方便,在抗震设计中仍采用非抗震设计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而是通过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来提高其承载力。表6-2-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受弯梁偏压柱受剪轴压比<0.15轴压比>0.150.750.750.800.856.2.3梁内力组合表该框架内力组合共考虑了四种内力组合,,,,,各层梁的内力组合结果见附表,其中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为经过调幅后

3、的弯矩(调幅系数为0.8)。梁内力组合见附表1。6.2.4计算跨间最大弯矩计算跨间最大弯矩时,可根据梁端弯矩组合值及梁上荷载设计值,由平衡条件来确定。若,说明,其中为最大正弯矩截面至A支座的距离,则可由下式求解:将求得的x值代入下式即可得跨间最大正弯矩值若,说明,则若,则同理,可求得三角形分布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x和的计算公式x可由下式解得:计算第一层AB跨的跨间最大弯矩:在(左风)组合下,由表可得:所以,,则即最大弯矩发生在距离支座处。右震则即最大弯矩发生在距离支座处。同理可以求得其他几种组合下,AB跨和BC跨的跨间最大弯矩。其中应注意,如果,,即最大弯矩发生在支座处时,的计算公式不同

4、。剪力计算:净跨左震右震则故剪力调整为其他层梁梁端剪力调整值的计算方法同第一层的相同,计算结果如下:第五层:92.60kN第三层:114.17kN对于BC跨,梁端剪力调整后的值为:第五层:52.03kN第三层:121.36kN底层:157.74kN6.3、框架柱内力组合6.3.1柱内力组合柱内力控制截面一般取柱上、下端截面,每个截面上有M、N、V。由于柱是偏心受力构件且一般采用对称配筋,故应从上诉组合中求出下列最不利内力:及相应的N及相应的M及相应的M表见附表2,3。6.3.2柱端弯矩值设计值的调整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

5、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的要求:式中,——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来分配;——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三级框架为1.1。为了避免框架柱脚过早屈服,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机面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和1.15。底层是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以第二层中柱为例进行柱调整: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节点上、下柱端弯矩,在节点处将其按弹性弯矩分配给上、下柱端,即其他层柱端弯矩的调整用相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如下:表6-3-1横向框架A柱柱端组合弯

6、矩设计值的调整层次54321截面柱顶柱底柱顶柱底柱顶柱底柱顶柱底柱顶柱底104.18137.22110.72117.12202.09110.75356.97243.96277.37554.39587.85878.85912.301214.11247.841555.141588.59表6-3-2横向框架B柱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的调整层次54321截面柱顶柱底柱顶柱底柱顶柱底柱顶柱底柱顶柱底170.90148.8214.15196.19226.85182.59532.04257.1290.5575.46608.91874.98908.431162.931196.391447.071480.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