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

《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

ID:30499033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0

《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_第1页
《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_第2页
《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_第3页
《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_第4页
《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阁夜》语文参赛优秀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阁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阁夜》。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一)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中的第2首,该单元选唐宋诗词10首,总的教学目的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韵,培养学生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阁夜》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根据新课标、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分析、体悟本词的内容、情感,领会作

2、者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联系时代特点及作者的当时的经历、情感走进文本;反复诵读,进行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光,懂得客观看待人和事,学习前人的闪光点;充分挖掘诗词内在的人文精神,更好地体会诗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分析体悟本词的内容、情感,领会作者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教学难点:体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手法和风格。以上设置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要求文言诗文的教学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

3、族智慧”。注重鉴赏方法的整合,把引导学习主体即学生的积极分析放在首位并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鉴赏活动。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学情。学生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着两大问题:首先是学生往往脱离作家及特定的时代背景,断章取义,挖掘不出诗文的历史文化内涵,得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东西;其次是学生普遍表现出缺乏鉴赏兴趣和鉴赏技巧不足,兴趣的缺乏使学生读不进去,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而技巧的不足使学生鉴赏时只能留于表面,无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二)说教法。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欣赏兴趣,丰富学生的鉴赏技巧,我遵循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

4、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情境教学法。首先播放带画面的邓丽君的缠绵哀怨的歌曲《虞美人》,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走进文本,2、诵读教学法 。文言诗词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规律,通过声情并茂的吟诵,自然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为进入诗歌的情境打好基础。3、讨论、分析探究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探究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三)说学法。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培养鉴赏兴趣、丰富鉴赏技巧的过程。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伴唱歌曲,提起兴趣,走入文本;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思考、分析、

5、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在赏析本词中也完成了对以往知识、方法的回顾和整合。最后通过完成课后作业,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知识,熟练技巧,提高能力。三、说教学过程(一)播放带画面的邓丽君的缠绵哀怨的歌曲《虞美人》导入。词最初是歌唱的文学,为了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更好地置身诗境。我设计用课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体会本词的音韵美,在幽怨的音乐氛围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更好地置身诗境,为下面的赏析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二)交代课题介绍词牌的来历。(板书)启发学生思考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三)了解李煜及创作背景

6、。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李煜的身份和经历又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独有的,因此了解李煜是鉴赏本词的关键。此环节我安排的内容是: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依据注释和自我了解简介李煜;(四)吟唱 、诵读。1、学生吟唱歌曲《虞美人》,方式有全班齐唱和一个学生独唱,要求唱出今非昔比的凄凉感。2、用课件播放示范朗读录音。让学生听、感悟、进而得到启示。3、我有感情地范读作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4、学生诵读词《虞美人》方式有全班齐读,一个学生代表读,要求文从字顺,初步找凄凉之感。(五)分析作品。在分析作品上总体采用了体现“教师主导性”的问题引导法和“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方法

7、是我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我再进行小结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音乐和听、读作品,让学生总体把握全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我首先提出问题:请找出词中最能概括李煜内心感受的一个词?———愁。并由此引出问题:李煜的愁有哪些?本词是如何写这些愁的?这几个问题既交代了本词鉴赏的思路,也组成了本课板书的主要框架。问题1、“春花秋月何时了”,春天的花、秋天的月,那么充满诗情画意、那么美好的事务,作者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