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411413
大小:71.5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9
《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及对湖北的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及对湖北的启示(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 内容摘要: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较大,通过对比,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湖北县域经济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湖北省县城经济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湖北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县政策建议 近几年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仍很大。 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2、 从总体上看,全国百强县综合实力强劲,国富与民富兼顾,充满活力,既各具特色,又均衡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树立了优秀的榜样。百强县具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总量可观,综合发展水平较高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根据2004年分县统计结果,百强县国土面积仅占全国全部县域面积的1.3%,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但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部县域的23.5%,财政总收入占到3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24.5%。全国百强县2004年县域平均GDP总值达到163亿元,平均财政收入为1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8.6亿元。
3、与上年相比,百强县的GDP总量增长了19%,财政总收入增长了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以人均GDP衡量,前十强及部分百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甚至超过京、津、沪以及江、浙、粤等地级以上城市的平均水平。如果按汇率换算,前十强及部分百强县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接近中等收入国家,以购买力平价换算,人均GDP接近中上收入国家。 (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主要指标接近小康目标 百强县2004年人均GDP为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600元,人均农民纯收入5400元,人均在岗职工工资收入1.6万元。其他指标如通讯设备拥有
4、率、高中入学率等也已达到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随着高速路网的建设,许多百强县与大都市的距离缩短到2小时之内,成功纳入大都市经济圈。县域通讯设施、市政建设、环境美化也达到很高水平,公路密度达到0.82公里/平均公里,每百户拥有电话109门,每百户拥有民用汽车9.8辆。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四)投资活跃,出口强劲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004年,百强县县均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9亿元,县均贷款余额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
5、3%、37%、46%。县均出口总额达到6.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1%。 (五)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据统计,2004年百强县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1.6%。农林牧渔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为38.4%。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到37344家,销售收入达到2万2千亿元。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百强县一般都确立了自己的强势产业,从农产品加工业到制造业,从普通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百强县根据自身条件,各显身手,竞争力明显提升,产生了一大批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 (六)城乡统筹发展,三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百强县的
6、另一个特点是,城乡统筹发展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部分县初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三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之路 (一)总量发展不足,与全国百强县差距大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全国百强县市评比,迄今已有五届。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湖北尚有仙桃、潜江、襄阳、枣阳、宜昌进入百强;2002年,湖北有仙桃、枣阳进入百强;2003年,只有仙桃一市进入百强,而且位次从原第42位下降到第86位;2004年仙桃下降到第
7、97位;2005年的第五届全国百强县中则没有一个湖北的县市。2004年,湖北纳入全国评价范围的66个县(市、区)全部位于250位以后,最靠前的是居254位的应城,之后是居265位的当阳、居270位的潜江、居280位的赤壁。 此外,县域经济发展规模也不够大。76个县(市、区)中,只有5个县(市、区)GDP超过100亿元,50—100亿元县(市、区)28个,30—50亿元之间的有19个,30亿元以下的县(市、区)21个。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有42个,仍有7个县(市)财政收入不到5000万元,县域财政,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
8、财政收支缺口仍在扩大。湖北省县域经济实力不够强大仍然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二)县域产业缺乏相互衔接的发展机制,总体质量不高 首先,工农业专业化分工尚不充分。2004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