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404501
大小:78.5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9
《信用社(银行)根治冒名、顶名贷款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信用社(银行)根治冒名、顶名贷款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列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加强防控信贷风险,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加强信贷风险防控的重点之一,就是根治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管理中的冒名、顶名贷款问题。一、冒名、顶名贷款成因分析(一)冒名、顶名贷款的表现及危害冒名、顶名贷款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信用社信贷资金的
2、一种欺诈行为。其表现通常为:①贷款人因本人不符合贷款条件或其他违规原因,不能通过正常程序在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而虚构借款人或在“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私刻假名章、制造假证件或盗用他人有效证件、伪造虚假贷款合同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贷款;②在他人知情或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获取的贷款;③内部人员违法违规,与用款人恶意串通,采取冒名、顶名的手段为不符合条件的关系人发放贷款,或采取冒名、顶名方式套取信用社贷款供自己使用。冒名、顶名贷款的危害:由于冒名、顶名贷款具有欺骗性、虚假性、隐蔽性,掩盖了信贷资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使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有效程序成为虚置,造成垒大户、跨区域
3、、超越权限、多头贷款等违规贷款,使立据承债人和贷款使用人相分离,权利和义务不对等,贷款主体失效。贷款到期后,实际用款人往往不履行还款义务,引起贷款纠纷。农村信用社也因为发放冒名、顶名贷款,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潜在损失极有可能转化为现实损失,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尤其是业内人员与外部恶意串通或伪造冒用客户资料形成的冒名、顶名贷款,其危害更大,不仅会毁掉一批信用社干部,还会对农村信用社的公众信誉和社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银监会今年10月印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风险情况的通报》(银监办发[2008]214号)披露,2006年以来内蒙古农村
4、合作金融机构发现各类案件56件,其中冒名、顶名贷款31件,占比高达55.4%。丹东市某分社主要负责人和3名信贷人员,2004年至2007年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采取找借款人顶名、伪造、变造身份证、户口簿、房照、结婚证等假证件、填制虚假借款合同等违法违规手段,发放冒名、顶名贷款21笔,金额62.2万元。这些冒名、顶名贷款多用于集中使用“垒大户”。公安机关介入此案后,已对该分社涉案违法发放贷款的4名内部、2名外部嫌疑人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案目前正在审理中。(二)冒名、顶名贷款这种顽疾“久医不愈”的原因冒名、顶名贷款,历来是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之一,也是监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监管的重要关
5、注点。但是,为什么年年治理年年有,岁岁医治不去根呢?1、贷款调查信息不对称,给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埋下风险隐患。虽然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机构网点和人员的优势,但与广大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家有十几个、几十个从业人员的信用社要承担几千户农户的金融服务,1个信贷员往往要承担几个村几百户的信贷业务,从业人员不足与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不断增加形成了很大反差。信贷员管理范围大,逐户调查放款困难很大。加之一些信贷人员作风不深入,甚至坐在家里凭老印象、老经验放贷款,导致贷款调查信息不对称,给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埋下了风险隐患。2、贷时审查流于形式,为冒名、顶名贷款开了
6、“绿灯”。农户小额贷款因其额度较小,一般都在信贷员授权范围内,放与不放,放多放少,放给谁,包片信贷员很大程度上有着决定权。而审批人员和临柜人员的审批、审查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使冒名、顶名贷款得以蒙混过关。3、部分管理者放松管理,为冒名、顶名贷款提供了“保护伞”。部分管理者只注重“利息收入”这个结果,不注重经营管理的过程---贷款发放到收回的诸多环节管理。甚至在发现冒名、顶名贷款的苗头时,还抱着“不管谁用的,能收回来就行”的心态,不报告、不处理,甚至在上级检查时有意包庇。当冒名、顶名贷款形成风险再想处置时,已为时已晚。4、个别信贷人员,甚至是管理者价值观扭曲,图个人私利触“高压线
7、”,为冒名、顶名贷款的产生埋下隐患。个别信贷人员和管理者缺乏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合规意识,为满足个人情感需求和私利,冒着“赔罚、走人、移送”的风险,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骗取信用社资金。还有的自律性差,平日里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到时候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事实说明,不管是顶名贷款,还是冒名贷款,很大程度上信用社经办人员都是知情的。没有信用社内部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冒名、顶名贷款是很难成立的。5、检查不到位,为冒名、顶名贷款提供了“隐身”之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