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西汉梁王

材料一中西汉梁王

ID:30329695

大小:29.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29

材料一中西汉梁王_第1页
材料一中西汉梁王_第2页
材料一中西汉梁王_第3页
材料一中西汉梁王_第4页
材料一中西汉梁王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一中西汉梁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一中西汉梁王  命题人:张冠科  1.有专家用“文明能量指标”来衡量各种文明类型的优势和劣势。作为古代文明中“早熟型”的大河文明,除有大河这一要素外,其余典型的要素有  ①人口众多②疆域广阔③组织能力强大④政治制度先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A.“民主”是指最高

2、统治者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3.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B.秦C.唐D.清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

3、、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4.在首都举行了册封仪式后,受封者率领军队、人民前往东方的封地,结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军队攻击,好不容易才将土著征服。接下来的首要工作是筑城,以作为未来统治这个封地的基地。请问这是哪一个时期的政治情势  A.商朝初年B.周朝初年C.唐朝初年D.清朝初年  5.中国古代,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各个家族经常在家内举行仪式祭拜家族的祖先,并祈求他们的保佑,其后代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们的活动和仪式(这种活动到今天仍在部分地区延续)。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是  A.增

4、强对祖先的崇拜、迷信和神秘感  B.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C.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  D.悼念逝者,寄托哀思  6.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

5、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7.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A.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产生  B.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8.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

6、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9.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所起的名号,下面属于皇帝庙号的是  A.汉武帝B.贞观C.隋炀帝D.宋太祖  10.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六十年一轮回。如1895年为农历甲午年,那么XX年为农历  A.甲申年B.乙酉年C.丙戌年D.丁亥年  11.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

7、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土大夫对商业的发展  12.以下与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  A.“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

8、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明朝后期的李贽,公开以“异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