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ID:30318215

大小:93.2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8

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_第1页
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_第2页
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_第3页
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_第4页
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勘单位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质勘查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国有地勘单位为中坚力量的地质勘查队伍不断壮大,对建成我国完备的工业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随着各方面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国有地勘单位跨行业多、专业分工过细、人员较多、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等诸多弊病开始暴露,其发展面临瓶颈。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

2、会组织”、“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决定》同时提出,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因此,国有地勘单位面临新的选择、机遇和挑战,也表明其改革已全面进入“深水区”。  目前,地勘单位仍属生产经营类的事业性单位,但又享受不到足额经费,必须依靠地质事业费和对外创收模式来解决生存与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地勘单位经历了转企改革的尝试与阵痛,且绝大部分单位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分析得出,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总体进展缓慢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总体缺乏全国统一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战略部署,没有明确的改革步骤和目标;二是改革起步早、动作大,但进展缓慢,且大多是被动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三是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企业化取向,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甩包袱”,配套政策措施并没有同步跟进;四是改革主要在地勘单位或行业内部进行,没有与国家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统筹考虑;五是改革主要是基于地勘单位的生存,较少顾及到地勘行业发展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其内在因素还有国有地勘单位历史包袱重、底子薄,获取矿

4、权难、维护更难,没有转型所需的资本,部分单位仍存在“等、靠、要”思想等等。  当前的改革在业界也形成了普遍共识:一是2006年以后,地勘项目逐步增多,地勘队伍工作量逐步加大,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大部分项目都是打工性质,不能为实现企业化提供所需的资本金积累,绝大部分国有地勘队伍企业化条件尚不具备;二是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应分类进行,可以多种形式发展勘查开发一体化,主体从事矿产勘查的地勘队伍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实现企业化是可行的;三是地勘单位改革前要落实“探者有其权”政策,要落实地勘单位可以知识、技术、管

5、理等要素折股取得勘查成果的分配等政策。  当然,对如何找到并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质工作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各地都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业内广为传播的有内蒙古经验、广东经验、贵州经验、新疆经验、云南经验等等。  以内蒙古经验为例,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全国率先对属地化的国有地勘单位进行了整体性改革。改革以“事企分开、转变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为目标。其特点为:一是抓住了机遇,2005年正值矿业上升期,外部环境较好,投资非常活跃,地勘工作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二是内部的企业化改革加速,“政府

6、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勘查机制、土地、装备、人才均得到长足发展;三是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用“三不变”稳定了地勘队伍,减少了改革的震荡;更重要的是,发挥优势,突出地质找矿主业,走“属地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勘查开发一体化产业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一批有规模的矿业企业。  内蒙古经验的成功之处在于,改革不仅促进了地勘队伍的“勘查开发一体化”,而且当地政府在政策上也给予了足够的倾斜,比如配置了优质矿权,使地勘单位有底气与社会资本结合并进行矿业开发,从而形成开发反哺勘查的良性循环。

7、但其实质只能称为“内部企业化”,并且其依托的是丰厚的矿产资源禀赋,其他省(市、区)特别是矿产丰度不高的地区难以“复制”。  广东省于2007年印发《广东省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对国有地勘单位进行队伍整合、分类指导、强化服务功能的改革。其具体做法是整合属地化地勘队伍,将广东省有色金属地勘局、广东省化工地勘院划归广东省地勘局管理。该省的改革措施着重强调属地化地勘队伍的有效整合,建立省级地质工作体系,正确划分厅、局职能,体现政事分开、事企分离,并且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在较好融入地方发展全过

8、程的同时,解决自身历史遗留问题。  与内蒙古经验类似,“广东模式”的产生可能是省情所致,且不一定具备可“复制性”。该省资源丰度一般,相对而言,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工作任务繁重,一些地级市十分迫切地需要有一支地质队伍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给予技术支撑,所以,政事分开后的体制又进一步深化,形成“省市结合,以省为主”管理体制。不过,这种创新也未必对各省都适用,即便有推广的价值,也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觉悟”。  综合两地改革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