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件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2.频率高。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24.5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3.分布范围广。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和洪涝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青藏高原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东南沿海多台风和风暴潮等。4.地域差异大。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中部次
2、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周期性;在空间分布上,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带往往形成自然灾害带。2.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为什么沿海灾害带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提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陆海交接地带和西北太平洋地震带,是受风暴潮、台风、地震等影响显著的地区,又是夏季风首当其冲的位置,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旱涝灾害频繁。加之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41%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
3、。因此,沿海地区遭受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例题1】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是()。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活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⑤陆地面积大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我国东南沿海灾害点位多,西北内陆灾害点位稀少,其主要原因是()。A.东南沿海防灾意识强,西北内陆减灾能力强B.东南沿海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内陆人少地多,生态环境脆弱C.东南沿海人口稠密
4、,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内陆受灾体少D.东南沿海为季风气候,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解析第(1)题,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影响下,全球多种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发生。第(2)题,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三者的共同作用,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内陆受灾体少。答案(1)D(2)C【例题2】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象和海洋灾害的分布及危害对象。A地区为我国华南地区,多台风和风暴潮灾
5、害;B、C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暴雨和洪涝灾害;D、E分别为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多寒潮灾害。不同的气象或海洋灾害危害对象在不同地区程度不同。我国古代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此完成第1~2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A.种类多B.频率高C.分布范围广D.地域差异大2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是()。①地震②干旱③洪涝④台风⑤风暴潮⑥火山⑦寒潮⑧泥石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⑦D.⑤⑥⑧解析“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说明了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在
6、各类自然灾害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答案1.B2.A我国灾害类型多,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第3~4题。3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的恶劣天气是()。A.寒潮B.台风C.旱灾D.涝灾4黄河上游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凌汛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干旱解析第3题,寒潮能带来大风、降温、霜冻天气。第4题,黄河上游和下游地区易产生凌汛现象。答案3.A4.A5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这反映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
7、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解析我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影响下,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并且灾害频发,强度大。答案D下图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第6~7题。6该岛屿的名称是()。A.海南岛B.台湾岛C.马达加斯加岛D.夏威夷岛7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A.寒潮、洪涝B.地震、洪涝C.台风、地震D.干旱、台风解析由图可判断出此岛屿为台湾岛。答案6.B7.C8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该地形
8、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干旱C.低温冻害D.滑坡、泥石流解析该题考查读图、析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可知,该地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防洪、防涝是其重中之重。答案A9读江苏省1980—2009年冰雹日的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说明江苏省雹日的空间分布特点。(2)调查发现河网密布地区雹日较多,请用热力环流理论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