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295584
大小:3.47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荒漠化的防治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它已影响到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有1/6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区。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已经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受到荒漠化的摧残影响和威胁。全世界每年因荒漠化而遭受的损失达420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除西北、华北和东北的12块沙漠和沙地外,在豫东、豫北平原,在唐山、北京周围,北回归线一带还分布着大
2、片的风沙化的土地。近20年来沙化土地平均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中国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元。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它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结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表现形式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一、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基本条件----干旱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动力因素----大风吹扬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西北地区荒漠的生态系统是较脆弱
3、和易于被破坏的。盲目开垦,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原因,致使土地荒芜,草场退化,引起沙漠化的扩展。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用。以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草原以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受害者。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4、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认为因素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植被遭到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草原牧区,干旱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农恳区周围及荒漠绿洲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鄂陵湖边退化的草场二、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时期人文因素发生荒漠化区域古代(唐宋后)盲目恳耕,战争,瘟疫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近代(清代后)涌向“口外”,
5、“开放蒙禁”造成大规模移民开垦内蒙古南部农牧过度地带,使农牧界限向西北推进现代(建国后)人口压力,管理失误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区三、荒漠化的防治总体思路:人与自然的协调----防治的核心工作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整治模式确立明确的整治目标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健全和完善治理实施系统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措施: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6、。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来治理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注意原则:预防生于治理,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治沙是科学问题)以消除贫困为核心,重视地方参与(治沙是社会问题)四、治理措施和经验成功技术和经验生物固沙、沙地飞播、小流域综合治理、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造林等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固沙经过多年的人工种草、造林等综合措施治理,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不仅控制了腾格里沙漠流沙侵袭,保证了包兰铁路的畅通,
7、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如今的沙坡头已是林草茂密、果树成行之地。穿越沙区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被层层绿树护卫着;2.13平方千米林间沙地上已形成厚厚的结皮,长起了苔藓层,标志着沙漠已逆转为土壤;被流沙掩埋的29平方千米农田已改造成硕果累累的田园,新开发的13平方千米沙漠地已得到综合利用。半固定沙包沙丘上生长着荒漠植物。这些植物基本上是旱生的、叶退化的小乔木、灌木或半灌木。它们以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机制适应干荒漠严酷的生境条件。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
8、耐盐特性。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梭梭、柠条、沙拐枣、胡杨、红柳在干旱地区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