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254092
大小:83.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8
《破解关于微波炉的传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破解关于微波炉的传言 (本篇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物理系退休的荣誉教授林多梁所撰,是我以往曾经看过有关微波炉原理、功能及缺失等多篇文章中最有学理依据、最公正客观而最具说服力的好文章,提供您参考,未来不必再为使用微波炉时就心存恐惧了。) 在所有的家用电器中,人们疑虑最多的大概是微波炉。 微波 、 辐射这样的词总能引起许多人的恐慌,关于微波炉的可怕 传说也就往往得到格外的关注。在这个闻癌色变 的年代, 微波炉加热产生致癌物 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成为广泛接受
2、的信念 。本文从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入手,来介绍微波炉的特点,并解析关于微波炉的一些传言。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 ? 让我们从水说起。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很强,所以水分子中的电子比较集中在氧原子那一端,相应的氢原子那端就少一些。整体来看,水分子的一端带着正电,另一端带着负电。在化学上,这样的分子被叫做极性分子。 在通常的水分子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正电、负电冲哪个方向的都有。当水处在电场中的时候,正电的那头就会转向电场的负极,而带负电那头会转向电场的正极所谓的 异性相吸,同性相斥 。如果是一个静止的电场,水分子们排
3、好队也就安静下来了。如果电场在不停地转,那么水分子就会跟着转,试图和电场保持一顺儿的队形。如果电场转得很快,那么水分子们也就转得很快摩擦生热,水的温度就升高了。 电磁波就相当于这样一种旋转的电场。用在微波炉上的电磁波每秒锺要转二十几亿圈,水分子们以这样的速度跟着转,自然也就浑身发热,温度在短时间内就急剧升高了。一旦微波停止,旋转电场消失,水分子们也就安静下来,它们的世界也恢复清净了。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被微波改变。 不仅是水,其它极性分子也都可以被微波加热。通常的食物中都含有水和其它极性分子,所以在微波的作用下可以被迅速加热。而非极性的分子,比如空气,以及某些
4、容器,就不会被加热。 我们平常热完食物后觉得容器也热了,往往是被高温的食物 给烫热的。 微波加热,致癌吗 ? 因为微波是一种辐射,所以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会致癌。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其实,只是指微波的能量可以发射出去,跟X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是不一样的。X光虽然也是电磁波,但是其频率比微波高得太多,因而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粒子,所以它们
5、能让生物体产生癌变。 微波不会致癌,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甚至,它还有助于避免致癌物的产生。对于鱼、肉等食物来说,传统的加热方式,尤其是烧、烤、炸等容易导致肉变焦,从而产生一些致癌物。2004年发表的一篇科学综述介绍了这类致癌物的产生以及致癌性,最后指出:用微波炉加热可以有效降低这类致癌物的产生。 微波炉,安全吗 ? 太阳光是比微波更高能的电磁波。太阳光,安全吗?微波的安全性跟太阳光一样 是否伤害人体取决于能量的强弱。和煦的阳光让人舒爽,烈日暴晒则可以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微波也是如此,既然能够加热食物,自然也能加热人体。问题的关键在于:到达人体的微波还有多少
6、能量? 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最小微波功率。完好的微波炉,泄漏的微波功率距离伤害人体的强度还很遥远。美国的规定是,在距离微波炉大约5厘米的地方,每平方厘米的功率不超过5毫瓦;而我国的标准更加严格,是1毫瓦。而且,微波的能量是按照距离的平方减弱的。也就是说,如果5厘米处是1 毫瓦,50厘米处就降低到了1%毫瓦,更是人畜无害了。所以,只要是合格的微波炉产品,使用中没有被损坏,就不会泄漏出能够伤害人体的微波来。微波炉使用中的另一个安全疑虑是塑料容器释放的有害物质。的确,有些塑料在受热的时候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有害的成分来。FDA测定了各种塑
7、料容器在正常的微波炉中加热时可能释放到食物中的有害物质的量,要求这个量低于动物实验确定的有害剂量的1%甚至1 ,才可以标注为可微波加热 。所以,那些合格的可微波加热的塑料容器是相当安全的。当然,如果还是不放心,或者不相信厂家的标注名副其实, 改使用陶瓷或者玻璃容器也就心安了。微波安全事故从何而来?煎炒烹炸涮,这些传统的加热方式安不安全?至少,因为做饭,有人被烫伤了, 有地方着火了 。FDA说,他们接到了许多因为使用微波炉而受伤的报告!不过,这些事故都跟微波炉本身无关,而是使用不当造成的。 以下是最常见的两类事故: 液体过热传统烧水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