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报告(共8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机械工程材料报告(共8篇) 机械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材料学院材料科学实验室 XX年10月 实验名称: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仪器 三、简述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四、试根据珠光体所占面积,计算亚共析钢试样的含碳量 五、画出45钢、T8钢、T12钢、工业纯铁、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 过共晶白口铁的显微组织,并注明各组织的名称,放大倍数即浸蚀剂。金相组织材料名称处理方法浸蚀剂 金相组织材料名称处理
2、方法浸蚀剂 金相组织材料名称处理方法浸蚀剂 金相组织材料名称处理方法浸蚀剂 金相组织材料名称处理方法浸蚀剂 金相组织材料名称处理方法浸蚀剂 金相组织材料名称处理方法浸蚀剂 六、问答题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1、根据所观察组织,说明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大致规律。 2、珠光体组织在低倍观察和高倍观察时有何
3、不同?为什么? PTC陶瓷材料概述 一、简介 陶瓷是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其室温电阻率高达10^10-10^年,Hayman等人发现,在BaTiO3陶瓷材料中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其室温电阻率会大幅度下降而成为半导体陶瓷,并且当温度上升到它的居里温度Tc=120e左右时,其电阻率将急剧上升,变化达5~8个数量级,这种现象称为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效应。BaTiO3半导瓷的PTC效应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和极大关注。半导化的BaTiO3PTC电阻陶瓷材料因其独特的电热物理性能
4、,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控制元件,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生物技术、能源和交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发展成为铁电陶瓷领域的3大应用领域之一,仅次于铁电陶瓷电容器和压电陶瓷。 二、原理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关于BaTiO3半导体陶瓷PTC效应的机理,目前大家所普遍认可的理论大致有3种:(1)Heywang的表面势垒模型;
5、(2)Jenker的铁电补偿修正模型;(3)J.Daniels的钡缺位模型。 长期以来,Heywang模型一直是一种让大部分学者接受的解释PTC现象的模型。他认为:在BaTiO3多晶半导体的晶粒边界,由于缺陷及受主杂质的作用,在晶粒表面形成一表面电荷层,相当于在晶粒边界上形成了肖特基势垒,该势垒延伸到耗尽层[1]。这样在居里温度以下时,由于瞬时的极化补偿了表面层负电荷,因此晶界受主态的高电阻特性显示不出来;而在居里温度以上,这种临界极化效应消失了,表面态将产生一较高的势垒,从而使整个PTC陶瓷的电阻急剧的增大,这样便产生了PTC现象。Jon
6、ker模型则认为:在T小于Tc温度,BaTiO3为铁电相,存在自发极化Qs,并形成电畴,电畴在垂直于晶粒表面的方向上产生极化电荷,晶界区的表面电荷会被Qs的电荷部分抵消,也即Qs产生的电荷部分抵消了晶界势垒,导致晶界接触电阻的下降或消失,即产生所谓的/电子通道0使材料的电阻率下降。故在居里点以下,表面势垒消失[1]。此模型可以说是Heywang模型的一个补充,它解释了T小于Tc及Tc附近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因。的钡缺位模型把晶粒边界上的二维表面电荷扩展到了三维空间。他认为:施主掺杂半导性BaTiO3瓷的烧结降温过程中,会在晶界上形成钡缺位,这
7、意味着晶粒边界上的薄层已完全被钡缺位所补偿。相当于在内部具有高电导的晶粒表面形成了一低电导的高阻层,这种势垒层受到铁电极化的补偿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产生PTC效应。在居里温度以上,电极化强度降低,晶界势垒变得完全有效,故材料的电阻率大幅增加;在居里温度以下,铁电极化补偿的变化会全部或部分抵消空间电荷,使有效空间电荷减少,这时
8、晶界势垒消失或降低[1]。从以上3种模型,我们总结得:BaTiO3实际是一种铁电半导体材料,PTC效应是半导体现象和铁电现象联合作用的效应。因此完善的PTC效应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