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

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

ID:30213101

大小:53.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7

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_第1页
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_第2页
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_第3页
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_第4页
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叠系灰岩含水层地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文地质学基础实习报告题目:二叠系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学院:专业:班级:姓名:二叠系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简述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1.1地形东王村整体地势为南西与北东地势高,中部地势低。区域总面积约为105km2。根据附图三给出的A-A'的水文地质剖面图可知,从A到A',地势先缓慢的上升,到大约3km处出现断层,导致地势急剧下降,到最低点高程约为400m,再继续上升,往北北东又出现了砂岩页岩互层与片麻岩相互接触的接触断层,最后上升至最高点A'600多米处,高差为200m。对于剖面B-B',可以明显看到褶皱现

2、象。主要汇水区集中分布在中部两河流汇流处,根据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有两条河流并交汇,东西向的河流发源于东部山脉,向西流向另一条河流处,故地表汇流处就在此地;潜水埋藏于J2地层中,从钻孔测得的含水层水位标高可以看出1号钻孔处为潜水含水层最低水位,地理位置与地表水交汇处相近,故判断本地区汇水集中于中部地表河流交汇处附近。汇水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势高低大气降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对地下水补给,其他含水层的相互补给和对地下水的补给。1.2气候根据表Ⅱ东王村多年(1951-1970年)平均降水量及气温资料,我们可以得知,该地

3、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夏季4-8月份,降水较为平均,1至6月降雨持续稳定上升,在6月达到最高,6至12月降雨持续下降,12月降水最少,全年降水总量为1260.4mm。气温从1月到8月持续上升,8月到12月呈下降趋势,其中8月份气温最高,1月最低,年温差为16.9°C,全年平均气温为16.5°C。由此可见东王村是个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少雨的地方。1.3水文根据水文地质图可知,该地区水系不太发育,分布不太集中,有些松散,水系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少,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与地下水补给,外围流量小于中间地带;主干河流沿盆地边缘由北西向

4、南东流向,在它的分水岭也发育于盆地边缘,发育在第四系水系上分布最广,在灰岩地区因地下水汇势而形成较大溶洞,且该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有各向异性,页岩和细砂岩因透水性能差,该区域水系分布少,构造对地表水的发育和中断起决定性作用;由该图可知,正北方向构造对河流起中断作用,形成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图正南方向构造对地表水的起源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的流向由东到西。前泥盆系地层发育很多小支流,一部分为常年河,一部分为季节性河流;石炭系地层也有河流发育,但基本都是季节性河流;二叠系地层有许多泉出露,没有河流;侏罗系地层发育常年河流;第四系发育

5、有最大的支流,有许多小支流汇入,并一起流入西侧干流中。根据测水站所测数据可知,整个河流水系流入时流量为1.5m3/s,流出时为2.75m3/s,其中有东西向的支流流入1.2m3/s,其他增加的流量推测来自于大气降水及地下水补给。二、区域地质条件2.1地层该地区地层从新到老为第四纪冲积物(面积约为1/9)、晚侏罗世砂页互层、中侏罗世夹煤页岩、早侏罗世长石石英砂岩、二叠纪石灰岩(面积约1/3)、石炭纪夹砂页岩与前泥盆纪片麻岩及页岩(面积约5/12),其中第四纪与晚侏罗世地层、早侏罗世与二叠纪地层、石炭纪与前泥盆纪地层之间均呈角度不整合接

6、触。其中片岩及片麻岩主要分布在东部以及西南角,出露高,中部地带主要出露为砂岩和砂砾岩,且部分被第四纪覆盖,石灰岩、砂砾岩出露较少。整个地区地层以二叠纪和侏罗纪出露最广。2.2构造根据B-B’水文地质剖面图可以知道该地区北部有一背斜,中部偏年有一向斜,北部的背斜核部为石炭纪砂岩与页岩互层,两翼为二叠纪石灰岩;偏南的向斜核部为侏罗纪砂岩及页岩,两翼为二叠纪石灰岩和石炭纪砂岩。该褶皱轴迹为南北向,是一个直立水平褶皱。向斜褶皱所形成的的盆地地形有利于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大气降水沿两翼向核部汇集。东王村地区存在地堑构造,东部与西部地区有正断层,

7、东部的断层为南北走向,分布在石炭纪与前泥盆纪地层之间,角度较大,有河流发育,可导水,断距大于480m,倾角约75°;西部的断层为NW-SE走向,上盘为侏罗纪到二叠纪地层,下盘为前泥盆纪地层,该断层可导水,地表有泉出露,断距大于430m,倾角约30°。断层会影响岩溶的发育,地质勘探孔的分布,以及泉的分布,断层外及其旁边的泉分布较多。东部地区的断层上盘为石炭系页岩夹薄层砂岩,下盘为AnD片麻岩和片岩,由A-A'水文地质剖面图知上盘下移,为正断层,西南边断层为同沉积断层。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3.1岩层含水性表Ⅱ6-3岩层含水性说明表代号时

8、代岩性裂隙及岩溶发育情况泉流量/L∙s-1钻孔单位涌水量/L∙s-1∙m-1岩层含水性划分Qal第四纪(冲积物)角度不整合晚侏罗世砂砾石孔隙发育03.1强含水层J3泥质砂岩与砂质页岩互层裂隙闭合隔水层J2中侏罗世长石石英砂岩裂隙张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