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ID:30192357

大小:104.0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7

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_第1页
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_第2页
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_第3页
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_第4页
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福建饵料动物培育技术讲习班讲稿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陈世杰(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印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二OO四年三月·厦门目录1、单细胞藻培养实用技术要点1.1单细胞藻选用对象1.2培养单细胞藻器具的清毒1.3小球藻的分级培养1.4营养及接种1.5管理工作要点1.6PVC透明塑袋培养1.7敌害生物防控1.8防治三例1.9单细胞藻的浓缩与冷藏2、轮虫培养实用技术要点2.1轮虫个体的大小2.2生态习性2.3繁殖特点2.4食性与食料2.5培养方式2.6投饵密度2.7营养强化2.8轮虫的收获2.9“饥

2、饿轮虫”问题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陈世杰(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饵料浮游动物(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的培养中,单细胞藻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优质而又不可或缺的;同时,单细胞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大量培养和生产不仅为鱼、虾、贝类等各种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提供饵料,而且有些还可作为鱼虾配合饲料的重要添加物,起到营养平衡与强化效果,利于培育健壮的苗种。单细胞藻作为培养轮虫的优质饵料,其关系更加密切,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轮虫摄

3、食后,富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大大提高轮虫的营养价值。1、单细胞藻培养实用技术要点1.1单细胞藻选用对象有句俗话——“绿水养鱼、褐水养虾”,就是说,养鱼池水中以适量绿藻、养虾池水中以适量硅藻为宜,而贝类幼体在浮游期以金藻和绿藻为宜,在匍匐期则以底栖硅藻为宜。常用的绿藻类如小球藻(Chlorella)、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oculata)、盐藻(Dunaliella)、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青岛大扁藻(P.helgolandicavar.tsing-taoens

4、is)、四肩突四鞭藻(Tetraselmistetrathele);常用的硅藻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简单角毛藻(Chaet.simplex)、新月菱形藻(Nitschiaclosterium)、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常用的金藻类如绿光等鞭金藻(Isochrysisgarbana)、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鲁兹帕夫藻(P.l

5、utheri);常用的底栖硅藻如舟形藻(Navicula)、卵形藻(Cocconeis)、双眉藻(Amphora)、弯杆藻(Achnanthes)。目前,在应用中,微绿球藻、骨条藻和金藻类巴夫藻更显现优点。单细胞藻作为饵料培养轮虫及水产动物幼体苗种饵料,有以下特点:①个体小(苗种、幼体之口径约为其体长的1/10),而细胞藻又应是其口径的√2/2或<4/5。②运动速度、分布情况与幼体活动习性一致,便于摄食即摄食的机会更多。③营养丰富,尽量选取无坚硬外壁的,适于消化吸收。④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无毒,不影响幼体、苗种的正常生长。⑤繁殖快,对环境

6、的适应性强,容易大量培养和生产。1.2培养单细胞藻器具的消毒①在水中煮沸,5~15分钟;或在高压蒸气灭菌锅中,以1kg/cm2压力、121℃高温蒸煮15~20分钟,此法是加温80℃以上使敌害微小生物的蛋白质凝固而死。②用70%酒精擦洗玻璃器具、工具的表面,此法是使敌害微小生物的蛋白质脱水变性。③用300mg/L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以上,或泼洒水槽、水池,之后应用洁净海水冲洗,此法是因为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杀灭敌害生物。④用1~5%漂白粉浸泼,方法与功能同③。⑤用10%盐酸(1份盐酸:9份水)浸擦玻璃工具,但金属器物和水泥池不宜用。⑥用紫

7、外线照射,在20℃、以250~260nm照射20分钟,杀菌效果较佳,但也应注意照射距离和时间的调整。照射量较低时即能使病毒失活力,较高时使细菌失活力;杀灭酶菌丝需更高、杀灭原生动物还要高。1.3小球藻的分级培养一级培养(小型)目的为提供二级培养用,因此要求较严格:一定选不混杂藻的单种(最好是无菌的纯种),密度高、不老化,没原生动物污染,培养中的用水经严格过滤与消毒,培养器具(主要是玻璃瓶)煮水待凉或用10%稀盐酸擦拭消毒;二级培养(中型)是未来大量培养的基础,依然是需要比较严格的要求,但藻种密度及操作管理中的严密程度较弱,时有老化或极

8、少量的原生动物污染;三级培养(大量培养)是最终产品,基本上是单种,或混有少量杂藻,藻种密度不可能太浓,用水、器具均用次氯酸钠液或漂白粉(精)消毒,杀灭原生动物,8或4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中和。1.4营养及接种一、二级培养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