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81943
大小:158.5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27
《疆油田井控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疆油田井控管理规定源自:生产技术部作者:更新时间:2006-5-1217:14:42 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井控技术是保证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做好井控工作,既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又可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或着火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井喷失控是钻井工作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环境污染,还易酿成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毁坏、油气井报废。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油田(管理局和油田公司)勘探、开发
2、、钻井、技术监督、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和培训等部门,必须十分重视,各项工作必须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安全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和井控管理制度等八个方面。 第五条本细则是为贯彻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而制定的,凡在新疆油田进行钻井作业的所有单位都必须按此细则执行。 第六条本细则井控设计、井控装置、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井控作业等部分,未全面考虑欠平衡钻井作业。欠平衡钻井作业中的特殊井控技术和管理,由其钻
3、井工程设计作详细规定。 第二章井控设计 第七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钻井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满足井控安全的钻前工程及合理的井场布置。参照执行Q/CNPC—XJ0281—1999《钻井井场设备布置技术要求》规定的井场面积与设备布置。 二、钻井地质设计中应有:全井段的地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预探井除外),注采井分层动态压力数据以及浅气层、邻近井资料。区域探井和重点探井设计时应安排地震测井(VSP)。 三、适合地层特性和满足井控要求的钻井液类型和密度,合理的加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其它处理剂储备。
4、(预探井或外甩井、无取芯和岩屑资料,可选用地面露头岩样分析,以获得钻井液设计的基础资料。) 四、合理的井身结构。 五、满足井控作业安全的各次开钻井控装备。 六、有针对性的井控技术措施。 七、对井场周围2公里以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河流、地下管网(油管线、水管线、气管线及电缆线的分布)、地面高、低压电线、通讯线等进行勘察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在煤田、矿山、隧道等附近钻井,钻井地质设计中需要特别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面深度。在钻井工程设计中明确相应的井控措施。井口距
5、上述地面设施的安全距离按SY5876《石油钻井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执行。 第八条近平衡压力钻井中钻井液密度的确定,以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为基准,再增加一个安全附加值。安全附加值可由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 一、油水井为0.05一0.10g/cm3,气井为0.07一0.15g/cm3; 二、油水井为1.5一3.5MPa,气井为3.0一5.0MPa。 井深≤500米的井及气油比≥300的油井,执行气井附加值。 具体选择附加值时还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地层油气中硫化氢含量、地应力、地层破裂压力和井控
6、装备配套情况等因素。 第九条在一口井的同一裸眼井段中,最大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与最小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的差原则上不得大于0.5g/cm3,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与漏失压力当量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4g/cm3。 第十条含有H2S、CO2和高压气井的油层套管,其材质和丝扣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技术套管的材质也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第十一条欠平衡钻井设计中应制定详细的要求和措施。H2S含量超过20mg/m3的地层或上部未封固井段存在H2S含量高于20mg/m3的地层不能进行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设计书中必须制定确保井口装置安全、防止井喷失
7、控或着火以及防H2S等有害气体伤害的井控措施。 第十二条探井每下入一层套管固井后,钻出套管鞋入新地层5~10米,用水泥车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求得瞬时停泵压力值与延伸压力值,并做出压力与排量关系曲线,算出地层破裂压力值和当量泥浆密度。试验最高压力不大于以下两种压力的最小压力值:一是井口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二是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80%。试验数据的曲线应填入《钻开油气层审批报告》和井史内。 第十三条钻井设备有条件的井队要进行低泵冲试验。试验排量应为正常循环时的1/3,每试验一次应记录排量和泵压的对应数据,并填写低泵冲试验表。 第十四条按S
8、Y/T5156《采油(气)井口装置》标准选择完井井口装置的型号、压力等级和尺寸系列。 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