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水试验方案

满水试验方案

ID:30173889

大小:18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7

满水试验方案_第1页
满水试验方案_第2页
满水试验方案_第3页
满水试验方案_第4页
满水试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满水试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试验前准备11、现场准备12、各试验水池设立沉降观测点13、池体内水位观测标尺及测定蒸发量设备的安装24、技术准备35、人员准备36、设备及材料准备37、池内试验前准备工作3四、各水池满水试验方案41、二沉池42、初沉池43、反应池54、储泥池65、细格栅66、粗格栅77、中间提升泵房8五、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1、安全管理措施82、安全防护措施9六、应急救援系统及工程紧急预案101、报警和通讯102、现场险情处理要点103、应急方案1111一、工程概况淤泥河污水处理厂位于晋宁县新街乡,厂区内有盛水构筑物粗格

2、栅及进水泵房1座、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1座、初沉池及污泥泵房1座、A/A/0反应池2座、二沉池2座、储泥池1座、中间提升泵房1座。各盛水构筑物最高水位及满水试验注水深度如下表:盛水构筑物名称底板顶标高m最高水位标高m第一次注水标高第二次注水标高第三次注水标高粗格栅及进水泵房-10.300-2.200-7.200-4.700-2.200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1.0003.7500.7502.2503.750初沉池及污泥泵房-1.0502.4500.4501.4502.450A/A/0反应池-4.7001.300-2.700-0.7001.300二

3、沉池-3.3000.200-1.800-0.8000.200储泥池-1.2002.7000.3001.8002.700中间提升泵房-5.630-0.450-3.450-1.950-0.450二、编制依据《淤泥河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三、试验前准备1、现场准备①进行闭水试验的池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毕,验收合格。②池内清理干净,无任何杂物及材料。③池体沉降缝、不使用的各种管口已封堵处理。④池体

4、四周安全防护措施及夜间照明措施已经配备齐全。⑤排水管道及阀门已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2、各试验水池设立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记录每2小时记录一次。各构筑物观测点布置如下所述:11① 二沉池、反应池、初沉池、储泥池、细格栅、中间提升泵房分别在池壁外侧四个角点及伸缩缝两侧设置。② 粗格栅在圆形池壁外侧东西南北四个角点设置。沉降观测点固定于池顶内壁上。沉降观测点布置如下图: 3、池体内水位观测标尺及测定蒸发量设备的安装水位观测标尺选用一米长度的钢板尺2只,分别固定在第一、二次进水水位处,标定水位测针。便于观察记录。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0

5、mm,高约为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读水位的测针,水箱应不得渗漏,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可充水约200mm左右,测读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水池渗水量按下式计算:q=A1/A2[(E1-E2)-(e1-e2)]式中      q-----渗水量[L/(㎡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11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mm);          E2-----测读E1后24小时水池中水位测针的末读数

6、(mm);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e2 -----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4、技术准备将具体做法交底给所有参与人员。5、人员准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已全部到位,充分熟悉并掌握施工区域。作业人员及机械配备表工种数量(人)机具规格数量(台)电工2对讲机6安装工2手电筒6测量工1电流表1力工26、设备及材料准备设备及材料表设备材料名称数量备注DN400钢管200mDN400弯头10个管道泵1台法兰DN4002片潜水泵20台水龙带DN100150米手动蝶阀DN

7、4001个11电缆ZRC-YJV22-1kV-(3x120+2x70)500米控制柜1台7、池内试验前准备工作①池内清理完成;②管口封堵完成;③池体四周安全防护措施及夜间照明完成;④潜水泵检修完成;⑤沉降观测点设置完成;⑥水源管路及管道泵安装、电缆敷设完成;⑦池体排空管路安装完成;⑧蒸发设备、测定标尺安装完成;四、各水池满水试验方案1、二沉池二沉池分为a、b两个池,分别注水试验。(1) 注水分3次向池内注水,池内水深3.5米。第一次注水至1.5米,用时18个小时,停留24小时后观测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检测池体外观和沉降量。第二次注水至2

8、.5米,用时12个小时,停留24小时后观测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检测池体外观和沉降量。第三次注水至3.5米,用时12个小时,停留24小时后观测水位下降值,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