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

[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

ID:30155109

大小:102.0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7

[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_第1页
[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_第2页
[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_第3页
[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_第4页
[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学]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人类环境加以分类。例如,从环境形成的要素可以分为(自然形成的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从环境的不同主体可以分为(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3、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原生或者第一类的环境此问题)。由于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或者第二类的环境问题)。由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种类型。4、1972年在瑞典召开了

2、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为纪念这次会议,联合国大会决定以每年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为每年的4月22日5、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各国普遍接受的方式,正式通过了《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又称地球宪章)。6、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的)的环境问题,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的环境问题。两类环境问题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7、环境保护

3、法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8、(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9、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预测、客观、综合、强制)性。10、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11、(瑞典)是实行环境许可证最早的国家。12、突发环境事件共分四级:(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2)重大环境事件 (Ⅱ级)。(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13、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限期治理(期限)和限期治理(决定权限)。1

4、4、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二级以及(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五类构成的。15、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四项,分别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综合治理、损害者付费)原则,(受益者补偿、公众参与)原则。16、我国防治公害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四项,分别是:(淘汰落后工艺)制度,(设备、清洁生产)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17、《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5、(五)年;《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18、环境噪声具有(感觉)性、(局部)性、(多发)性和(暂时)性的特点。1319、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其中主要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适用于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对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按昼、夜间规定了作业噪声限值。20、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这里的“夜

6、间”是指晚22点至晨6点之间的期间。21、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农药登记制度的实质是农药生产、销售、使用或者进口的许可制度。22、土地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生产能力的永久)性。23、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匀)性。24、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

7、合理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的用途利用土地的法律规定。26、我国的公害民事责任形式包括(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两种。27、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的条件是:情节较复杂、需要给与较重处罚的案件,也即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或者处以(警告)以外的行政处罚案件。28、对污染环境者给与行政处罚的基本形式是:(警告、罚款)、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停业关闭。2

8、9、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该法的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30、环境保护法中的“排除危害”的民事责任的形式实际上包括了《民法通则》规定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三种民事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