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46072
大小:5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7
《[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外国语大学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于1941年.前身是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创办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之一,是我国外语类院校中历史最悠久、讲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和国际问题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各类外语人才、特别是高级翻译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的出版基地。学校现设有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专用英语学院13个学院和德
2、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7个直属系部和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等31个教学科研中心及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现开设56个本科专业.讲授43种外国语言,其中11种语言是全国唯一学科点,具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世纪80年代初.北外成为国内首批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之一.80年代末成为国家致委批准建立的第一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之一。迄今为止,学校已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涵盖了11个二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
3、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新增专业翻译学),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汉语国际教育、英汉翻译).4个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67人,教授、副教授340余人,讲师298人。博士生导师7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
4、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6人。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外语学习要打好政治思想、语言和文化知识三个基本功的指示,北外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外语人才。学校一贯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训练和提高。毕业生语言基本功扎实、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受到各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年来学校教学改革措施有:1.为了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我校加强了第二外语的教学;2.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步从单纯外语型向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复语型转变。目前,学校已增设了
5、国际经贸、金融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新闻学、法学、外交学等复合型专业,所有外语专业增加了外交、经贸方面的专业倾向课程和教学内容;3.学校对所有专业学生实行“辅修一双学位“制。“主辅修、双学位”专业主要包括两大类(1)针对所有外语类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辅修、双学位专业,从1999年起增设了英语辅修专业,国际经贸嗨金融、工商管理、外交学等辅修双学位专业,所有非通用语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报名参加学习,威绩合格者.发给辅修或双学位证书。其中包括.①“英语辅修专业”针对所有非英语的外语专业的学生开设,选修该专业的学生辅修课程全部合格者发放我校的英语大专毕业文凭。所有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学生除了学
6、好第一外语并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外,还须学会一门第二外语(英语).一年级学生就可以参加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保证主修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原则上均可以参加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②“经济、管理、外交辅修一双学位专业”针对所有外语类专业本科生开设,此种专业实行辅修和双学位并轨。辅修、双学位课程全部合格者,发放我校双学位证书:(2)针对所有非外语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双学位、双专业。其中国际商学院所有专业、国际关系学院的外交学、法学院的法学专业的学生.经修读后可获得”英语双学位”证书,英语学院新闻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各专业.因这些属复合型专业,获得的主学位为文学学位(英语专业也是文学学位).学生修读后
7、可获得“英语双专业”证书。凡是修满规定的学时,并获得相应的学分.毕业论文合格,可以获得我校的英语双学位和双专业证书。4.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三年级开始,各语种还增加了外交、经贸、新闻和国情专业倾向课程:同时学校还开设了近90门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包括每学期从北大、人大等学校引进10门左右的精品课程)。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使毕业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具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