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43236
大小:147.04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2-27
《[法学]第七章民事法律制度客观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事法律制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和重要的民事制度,了解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规定,学会正确地行事自己的民事权利,同时履行民事义务。在学习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生效要件;代理;有效及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等知识后,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 知识要点1.民法的概念, 2.民法的基本原则3.民事法律关系4.民事权利5.民事责任6.诉讼时效7.(劳动)合同法本章内容与逻辑概述第一节民
2、法的概念和原则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1.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法的核心原则。平等原则要求:a、任何当事人都只能以平等主体的资格参与民事活动。不得因职业、身份、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或所有制性质和经济实力的差异而处于特权地位。b、当事人平等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c、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平等地位受法律保护。即在适用法律上不得因民事主体的不同有任何特殊。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自愿,是指平等当事人在
3、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时,要以各自的真实意思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愿,互不强制。公平,是指民事主体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要对等,所进行的民事活动是互利的,不允许一方损害另一方或第三者的利益。等价有偿,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允许一方无偿占有、调拨或剥夺他人的财产,或进行不等价交换而侵犯他人的利益。诚实信用,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真诚相待,恪守信用,不允许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利益。3.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依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民事权利、承担的民事义务受法律保护。但是
4、,行为人在行使自己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民法禁止行为人滥用民事权利,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禁止民事权利滥用原则的主要内容: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二节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1.公民(自然人)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不同年龄和智力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
5、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6、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2.法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行为民事行为不等于民事法律行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以及其它组织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行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1)行为人具
7、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对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实施法律行为,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当的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能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而言,法人的行为能力不能超出法律或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所以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必须要在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之内。(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真实,即要求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为行为人自觉自愿而产生的,同时与其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不违反法律,指的是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
8、用法律的授权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还应该包括不违反国家政策;所谓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全体成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