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

《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

ID:30135982

大小:68.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7

《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_第1页
《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_第2页
《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_第3页
《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_第4页
《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多样性论》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多样性董永然学号:2013013105【摘要】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知的加强而逐渐加强,我们逐渐了解到生物多样性对整个生态系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基础、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这四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有关内容。【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意义对策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个体中所

2、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涉及的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那么,生物多样性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一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基础有关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假说,国外以Jeffries提出的观点较全面。Jeffries认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主要受3类生态因子的制约:(1)主因子,即地理和自然因子,这是一些大尺度的全球或区域的物理影响因子。这类因子又可分为4种,即历史和年龄(生态系统形成的时间越古老,生物多样性就越高)、梯度(生物多样性随环境梯度,即纬度、海拔、深度、干旱度和盐度等的变化而变化)、面积(生物多样性随面积

3、的增加而增加)、隔离(又可称岛屿化,生物多样性随隔离的增加而降低);(2)区域或较小尺度的生态学模板,又可分为4种,即生产力(全球尺度上,生物多样性随生产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局地,生产力的增加或降低通常会降低生物多样性)、无量纲格局(指与种群多度有关的食物网的一致性、物种丰富度格局等)、生境异质性与镶嵌性(生境种类越多,物种多样性越高)、生境架构(生物多样性随自然生境架构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3)相互作用的内部因子,又可分为4种,即演替、种间作用、干扰和散布与拓居[1]。由该假说可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物种及生境有关。首先,因为有了物种,才有了基因库,物种的多样性也为基因

4、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有了物种,才有了生态位,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与其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物种间的种间关系如种间协作、互惠共生、物种共存、竞争和捕食等对生物多样性也有影响。种间协作可以改善环境和提高幼年个体的补充与更新,从而减少死亡率和促进定居(或萌发);并且,物种共存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互惠和共生可以增加那些通常在高自然干扰、胁迫或捕食者等条件下难于生存的种类,从而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而促进生物多样性。另外,生境的多样性也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生境不同,那么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度也不同,物种组成和物种间相互关系也不

5、同,从而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也会促进生物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有关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的假说主要有以下6种:(1)多样性_稳定性假说:MacArthe首次提出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他认为随物种数的增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恢复干扰的能力均增强。Elton也提出了相似的假说。(2)铆钉假说:Ehrlich和Ehrlich将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比作一架飞机上的铆钉,每个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均有贡献,物种(铆钉)的丢失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系统(飞机)突然的灾难性的崩溃。因为许多物种可能是冗余的,所以少量物种的灭绝可能不影响生

6、态系统总的功能,这表明了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3)冗余种假说:Lawton和Brown认为6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可被划归不同的“功能群”来考虑,有一些物种在其它相邻物种灭绝后,有一定的延伸其功能进行补偿的能力。需要一个最小的多样性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除此之外的大多数物种是冗余的,也就是说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功能并不非常重要。(4)“特异性假说”Lawton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随多样性的改变而改变,因单个物种的地位是复杂和变化的,所以这种改变的程度和方向均是不可预测的。(5)“零假说”Vitousek和HoopeLawton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物种的丢失和增

7、加无关。(6)多样性_可持续性假说:Tilman等认为由于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营养物的丢失会降低,故生态系统中土壤营养元素循环和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与多样性程度密切相关[2]。通过对以上假说,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是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较多,那么如果某一物种的数量突然减少,该物种可以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物种取代,这样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命活动,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可以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是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