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ID:30120847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7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海开拓磁选金属有限公司为渣处理改造工程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二○一○年五月十一日12目录1综合说明32施工涉及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3锚杆静压桩施工44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55施工机械76工期77施工效果检验88项目资源配置及施工组织措施89质量和安全措施810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措施1011原始记录及提交成果1112锚杆静压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主厂房基础采用桩基础,桩长26m,总数28根,其中试桩3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60kkN,桩选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型选用JAZ

2、Ha-325-8810A。本工程持力层为⑥1层,桩顶标高为-1.800m。厂区内潜层地下水对混凝土及其中钢筋无腐蚀性,打桩以标高控制为主,灌入度控制为辅。1.2本方案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如下资料编制:(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40-94);(3)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5)《土建图(桩位图、地坪施工图)

3、》上海大同一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6)《4#转运站基础施工图》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施工涉及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质状况12施工前仔细阅读了解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2周边环境施工前进一步摸清施工范围的管线情况,施工时应注意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3锚杆静压桩施工3.1.1锚杆静压桩工作量加固采用250mm×250mm的锚杆静压桩,本次压桩桩长为26m,共分13节,每节长为2.0米,总长度26米。桩数确定为:28根,其中试桩3根。3.1.2锚杆静压桩施工流程压桩施工流程见下图。(1)先

4、行施工反力座地梁;(2)桩孔定位;(3)安装压桩架;(4)压桩,桩顶标高为-1.800m;(5)采用电焊接桩,4#角铁;(6)其它未尽之处参照上海规范《地基处理计术规范》(DBJ08—40—94)。3.1.3施工技术要求⑴本工程拟采用两根H250X250型钢作为反力座地梁,有条件的位置,型钢地梁固定在厂房结构上,提供压桩反力,无法固定型钢地梁或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反力时,采取采取型钢地梁上加配重的方法。两根型钢之间预留压桩间隙。(见附图)12进行压桩前用小钻杆探明地下有无障碍物,保证桩能压下去,并不碰撞市政设施

5、(煤气管道)确保其安全。⑶桩架应与锚杆紧固到位,防止桩架晃动,桩架与基础平面保持垂直。⑷基桩桩尖就位时保持垂直,严禁偏心受压,桩段就位后必须加以校正,保持与上节桩在同一轴线上,垂直偏差不超过1.5%的桩长。⑸采用电焊接桩,为确保接头质量,接桩前应清除接桩角铁铁锈,焊接时必须予以满焊。⑹压桩应一次到位,严禁超时停顿。⑺施工前应做好原材料、预制构件的合格质检证明及试验报告,施工过程中认真记录压桩力及桩长,施工后做好隐蔽工程验收。(8)压桩终止控制标准:(1)压桩达到设计桩长(为主);(2)压桩桩顶反力超过最终压

6、桩力(为辅)。两条满足其中一条即可终止压桩。(9)为减少附加沉降,压桩必须注意对称施工。(10)监测技术要求在压桩施工期间,沉降监测每日进行1~2次,采用两等精度闭合导线的水准测量,并用经纬仪对房屋进行倾斜测量。监测成果当日报给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应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施工效应,合理调整压桩位置、进度以及能及时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常见病。4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1、预制混凝土桩身断裂,沉桩时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裂缝12原因分析: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桩身制作弯曲或桩身长细比过大;遇地下障碍物;上下节桩接桩不在同一

7、轴线上钢筋触及桩顶,压桩时产生纵向裂缝等。防治措施:清除浅层地下坚硬障碍物;制桩、养护应符合强度、平直度要求;接桩面平整,使上下节在同一轴线上;沉桩倾斜时,不能用移动桩架来校正等。2、预制桩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要求原因分析:勘察资料与实际土层情况不符;压桩时压力过小或接桩间隙时间过长,摩阻力增大,或群桩施工时,后沉的桩因挤土造成沉桩困难等。防治措施:探明地质条件,试沉桩发现异常时应作补勘;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机械设备;减少接桩时间,做到沉桩基本连续进行。3、预制桩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原因分析:场地不

8、平整,桩架不水平;插桩时偏斜,未到位;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群桩施工时,桩距过近,沉桩时上层挤出,产生侧向力,使已沉桩位移;桩顶桩帽接触面不平,桩身受偏心荷载作用,沉桩后桩身倾斜等。防治措施:应规范作业,做到场地平整,桩架要平直,桩位对中,控制钻孔垂直度,上下节接桩保证在同一轴线上,检查桩顶与桩帽接触面,保证平整,沉桩期间不宜同步开挖基坑。4、预制桩沉桩时,接桩处松脱开裂原因分析:两节桩连接处表面未清理干净;焊接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