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ID:30077852

大小:164.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6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_第1页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_第2页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_第3页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_第4页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申请表院系名称资源与环境学院申请人王兴指导教师孙振钧联系电话62732942电子信箱swangxing@163.com填表时间2010-7-8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制表2010年7月指导教师简况姓名孙振钧出生年月1956.10最高学位博士职称教授职称评定时间1997学位授予学校及国别南斯拉夫NoviSad大学一级学科生物学二级学科生态学研究方向蚯蚓抗病机理与生态免疫是否院士是□否√指导的博士生是否得过国家优博是□否√指导的博士生是否获得过北京市优博是□否√学术兼职(限填三项)中国蚯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客座教授美国《

2、应用土壤生态学》杂志编委代表性学术成果(限填五项)1.主持完成的《蚯蚓抗菌肽研究》于2005年5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鉴定2.主持完成《蚯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多功能生物有机肥料和菌肽饲料添加剂生产》于2005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鉴定3.一种蚯蚓抗菌肽的生产方法(专利号:ZL00136778.1)4.一种蛋白质酶解生物反应器(专利号:ZL002375362)5.一种蚯蚓生物反应器(专利号:ZL02208871.7)在研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免疫组学的蚯蚓抗菌免疫蛋白质应激机理与系统进化》(编号:30770275)“十一五”863计划《蚯蚓及活性蚓粪对污染土壤重金属原位钝

3、化修复》(编号:2007AA10Z407)申请人简况姓名王兴学号B08020134专业生态学民族汉出生年月1984.10入学时间2008.9本科毕业学校淮北师范大学毕业时间2005.7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硕士毕业学校安徽大学毕业时间2008.7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态博士学位考生类别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直博□统一考试√攻读博士学位方式脱产攻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情况博士学位论文开题题目,选题、学术意义、创新性、预期的研究成果作简要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可加页)镉与E.ColiO157:H7诱导蚯蚓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差异表达基因研究1.选题背景随着工业的发

4、展,土壤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的污染,主要有化学污染(重金属)和致病性微生物(致病菌)的污染。蚯蚓作为土壤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的物种。蚯蚓长期生活在重金属和病原菌丛生的环境,缺极少得病,其体内必然有独特的抗菌与免疫系统。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中国农业大学的孙振钧教授自1986年进行蚯蚓生物学和生态学及应用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与蚯蚓有关的课题研究12项。两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1999年以来,主持的与蚯蚓抗菌肽与免疫诱导有关的课题就有5项:蚯蚓生态免疫系统与功能分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220);蚯蚓抗菌肽的定向诱导与生态调控机理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270195,2003—2005);饵料诱导下蚯蚓择食行为与蚯蚓活性蛋白关系与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770105,1998—2000);应激蚯蚓抗菌肽的产生、特性及蚯蚓的生态适应性机理(博士点专项基金,2002—2004);蚯蚓抗菌肽的饵料诱导与调控机理(博士点专项基金,1999—2001)。蚯蚓抗菌肽的主要研究成果:孙振钧(1995)首先通过超滤分离-分子筛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脱盐等步骤,从蚯蚓匀浆液中初步分离纯化出一种抗菌四十肽,证明了蚯蚓抗菌肽的存在,并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的抗菌机制做了一些研究。这种

6、蚯蚓抗菌肽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pH为3,5,7,9,11时对抗菌物质的活性影响很小,热稳定性较高,且在室温下放置180天仍具有抑菌活性。根据蚯蚓抗菌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孙振钧创立了简便高效的蚯蚓抗菌肽制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00136778.1)。本课题组自1995年首次从蚯蚓(Eiseniafetida)体中证实蚯蚓抗菌肽的存在并分离出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酸性四十肽后,利用本实验室创立的蚯蚓抗菌肽制取专利技术,相继从蚯蚓的组织、体腔液和体表粘液中分离纯化出另外6种抗菌肽。本实验室根据已经发现的几种抗菌寡肽的结构特点,首次提出了蚯蚓抗菌肽的一个新家族-v

7、ermipeptidesfamily。该抗菌肽族具有Ala-Met-Val-Ser-Gly的5-7个氨基酸组成,以抗细菌为主。张希春等(2002)从蚯蚓Eiseniafetida匀浆液中得到了两种新的抗菌肽F-1与F-2。F-1与F-2的精确分子量分别为535.27Da和519.27Da,具有较高的同源性,N端均被乙酰基所封闭,N端的3个氨基酸残基相同。虽然F-1的C端是两个丝氨酸残基,而F-2是甘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但丝氨酸、甘氨酸和苏氨酸都是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F-1与F-2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对胃癌细胞MGC803都有杀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