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008069
大小:274.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课程论文-国内外矿物加工运输提升设备的发展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结业论文题目国内外矿物加工运输提升设备的发展综述姓名王从飞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矿物加工工程2012-2班学号2012303387指导教师张东晨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一日1课程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生姓名王从飞专业班级矿物加工工程学号20123033872012-2班(论文)题目国内外矿物加工提升设备的发展综述指导教师张东晨教师职称教授课程论文评语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1国内外矿物加工运输提升设备的发展综述摘要本文根据专业课所学知识并参考相关文献,集中说明了选煤厂的三种常用辅助设备,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的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2、和发展趋势。关键词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一、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设备,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之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输送碎散物料,也可以输送成件物品。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1.带式输送机的发展17世纪中叶开始应用架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
3、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只能生产TD75型带式输送机,因而配套棉帆布输送带即可满足要求,但当时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带式输送机产品却都是从国外进口。80年代中期,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专用制造设备,设计制造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并逐渐替代进口产品。近年来,我国带式输送机总体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满足国内项目建设的需求外,已经开始批量出口,其设计制造能力、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
4、可。2.与国外的差距2.1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差距(1)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关键是动态设计与监测,它是制约大型带式输送机发展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用刚性理论来分析研究带式输送机并制订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设计中对输送带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统(一般取n=10左右),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2)可靠的可控软起动技术与功率均衡技术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由于功率大、距离长且多机驱动,必须采用软起动方式来降低输送机制动张力,特别是多电机驱动时。国内已大量应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来实现输送机的软起动与功率平衡,解决了长距离带式输送
5、机的起动与功率平衡及同步性问题。2.2技术性能上差距(1)装机功率我国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最大装机功率为4×250kW,国外产品可达4×970kW,国产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约为国外产品的30%~40%,固定带式输送机的装机功率相差更大。(2)运输能力我国带式输送机最大运量为3000t/h,国外已达5500t/h。(3)带速由于受托辊转速的限制,我国带式输送机带速为4m/s,国外为5m/s以上。(4)工作面顺槽运输长度我国为3000m,国外为7300m。(5)自移机尾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的不断出现,要求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机尾随着工作面的快速推进而快速自
6、移。我国自移机尾主要依赖进口。(6)高效储带与张紧装置我国采用封闭式储带结构和绞车红紧为主,张紧小车易脱轨,输送带易跑偏,输送带伸缩时,托辊小车不自移,需人工推移,检修麻烦。国外采用结构先进的开放式储带装置和高精度的大扭矩、大行程自动张紧设备,托辊小车能自动随输送带伸缩到位。2.3可靠性、寿命上的差距(1)输送带抗拉强度我国生产的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2500N/mm,国外为3150N/mm。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4000N/mm,国外为7000N/mm。(2)输送带接头强度我国输送带接头强度为母带的50%~65%,国外达母带的70%~75%。(3)托
7、辊寿命我国现有的托辊技术与国外比较,寿命短、速度低、阻力大,而美国等使用的新型注油托辊,其运行阻力小,轴承采用稀油润滑,大大地提高了托辊的使用寿命。我国输送机托辊寿命为2万h,国外托辊寿命5~9万h。3.带式输送机发展趋势(1)设备大型化、提高运输能力为了适应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要加大。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产高效矿井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包含七个方面的关键技术:(a)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b)软起动与功率平衡技术;(c)中间驱动技术;(d)自动张紧技术;(e)新型高寿命高速托辊技术
8、;(f)快速自移机尾技术;(g)高效储带技术。(2)提高元部件性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