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_教学设计3

致大海_教学设计3

ID:29985578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致大海_教学设计3_第1页
致大海_教学设计3_第2页
致大海_教学设计3_第3页
致大海_教学设计3_第4页
致大海_教学设计3_第5页
资源描述:

《致大海_教学设计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3教材概述《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大量的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而引起沙皇的恐慌,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1824年,热爱自由、不愿逢迎的诗人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解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之后,幽禁在那里长达两年之久。诗人流放在奥德萨期间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的时候,他来到海边的岩石上,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动笔,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终完成这一诗篇——《致大海》。这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

2、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泰戈尔是印度一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现代世界的一个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他的清新流利的译文,加入英国文学里,也如在万紫千红的园林中突现了一株翠绿的热带的常青树似的,立刻树立了一种特异的新颖的文体。“……他的创造的新声,他的甜蜜的恋歌,一切都如清晨的曙光,照耀于我们久居于黑暗的长夜之中的人的眼前……”(语出郑振铎的《泰戈尔传》)。《底片》和《黑八月》的作者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在阅读时注意揣摩。思路方法本文课堂教学设计重点是解读《致大海》,其余篇目留给学生课外阅读。首先是引导学生了解

3、作家生平及其诗歌艺术特色和成就,达成知识积累目标。其次,通过朗读诗文,交流讨论,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情感,体会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品读诗歌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并发展学生诗歌理解与鉴赏能力,从审美的角度,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试着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思。拟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制作部分多媒体课件。三维目标1.学习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2.通过诵读,体会语言美在表达思想情感过程中的作用。3.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艺术特点与成就。教学设计导入设计诗词导入:多媒体出示曹操《观沧海》一诗,师生齐读:“东

4、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沧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

5、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2.字词积

7、累絮语(xù) 迷惘(wǎnɡ) 喑哑(yīn)3.相关人物简介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执政。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

8、卒于该岛。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9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带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