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

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

ID:29971265

大小:75.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5

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_第1页
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_第2页
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_第3页
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_第4页
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防跻身智能建筑系统与楼宇自控深度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联网知识  2012年国内智能建筑智能化项目市场火热,仅是写字楼、酒店、智能小区等三大板块即接近2000亿,其中写字楼(包含城市综合体)在600-700亿之间,住宅市场900亿左右,高档酒店项目至少300亿,且正以年均20%增长速度大跨步前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安防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在智能建筑欢歌一片的同时,其中的安防系统也悄然发力,与楼控系统(BA)、通信系统(CA)一道,跻身为智能建筑核心。  楼宇自控入驻智能建筑系统  近年来,由于不同类型建筑在设计理念、使用功能上出现新的变化,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向着功能多样化、扩展性强、规范化等方向发展楼宇自控,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

2、可对建筑内各种设备进行控制。近年来,由于不同类型建筑在设计理念、使用功能上出现新的变化,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向着功能多样化、扩展性强、规范化等方向发展。  楼宇自控覆盖的范围很广,包含住宅楼宇、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功能型场馆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各类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供电、照明、暖通、电梯等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结构相对简单,采用主从型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稳定性、安全性等基本要求,对集成商的要求比较低。  随着建筑功能逐渐增加,人们对于楼宇中各种子系统的功能要求更加细化,而这些要求都是依靠楼宇自控系统的不同子系统来实现的。因此,像太阳能采集、安全保卫、住宅区远程抄表、建筑内网络控制、室内灯光模式

3、调节等系统都将纳入楼宇自控的控制范围之内。目前,随着智能化功能的不断增加,楼宇自控系统涉及的自动化产品从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变频器、运动控制器扩展到智能传感器网络、无线通讯、专用以太网、组态软件、数据分析系统等。楼宇自控的子系统和自动化产品种类的不断扩展,使得楼宇自控系统的开放性与扩展性显得十分重要。据调查,封闭的系统与协议将越来越不能适应楼宇自控的要求,未来一段时间,楼宇自控将朝着功能多样化、开放性强、扩展性强等方向发展。  安防与楼控深度整合  虽说智能家居和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将会是大部分楼宇对讲企业选择的发展模式,可是始终坚持以楼宇对讲为发展主导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因此,未来的市场还是个未

4、知数,企业在慎重选择发展模式之际,还应该做好品牌,树立品牌口碑、提高产品性价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比较有力的竞争优势。  在楼宇建筑中人们不仅需要“安全感”还需要“舒适感”,从实际应用面来看,能满足两者的莫过于安防系统和楼控系统,前者中各子系统如监控、门禁、报警等,扮演着警察、保安的角色,保卫楼宇建筑内人与物的安全;而后者扮演管家、保姆一角,实现对楼宇中空调、水电、照明、电梯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安防与楼控这两大系统从最初的平行关系走到现在的交集关系,主要体现在联动和整合方面,例如门禁系统联动灯光控制、一卡通与电梯联动,甚至在许多楼宇建筑中,安防与楼控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操作,彼此

5、之间数据共享,当建筑中发生突发事件时彼此配合保障楼宇建筑安全。  据业内人士统计,通过整合应用可实现楼宇建筑节能10%~20%左右,此外通过集中控制、优化运行、可以有效控制设备的维修周期,节省维护费用。据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智能建筑事业部常务副总裁姚建民说:“安防系统在楼宇建筑节能方面节省了人力成本,并且还可以跟其他系统进行联动,优化建筑管理体系,实现建筑内部有机的节能。”当今的CMOS图像转换技术不仅服务于“传统的”工业图像处理,而且还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而被日益广泛的新颖消费应用所接纳。此外,它还能确保汽车驾驶时的高安全性和舒适性。最初,CMOS图像传感器被应用于工业图像处理;在那

6、些旨在提高生产率、质量和生产工艺经济性的全新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它至今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据市场研究IMSResearch的预测,在未来的几年中,欧洲工业图像处理市场的年成长率将达到6%,其中,在相机中集成了软件功能的智能型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在德国,据其全国工具机供应商协会VDMA提供的数据,2004年的图像处理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4%。市场调研In-Stat/MDR亦指出,单就图像传感器的次级市场而言,其年成长率将高达30%以上,而且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08年。最为重要的是:CMOS传感器的成长速度将达到CCD传感器的七倍,照相手机和数码相机的迅速普及是这种需求的主要推动因素。显然

7、,人们如此看好CMOS图像转换器的成长前景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与垄断该领域长达30多年的CCD技术相比,它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各种应用中新型图像传感器不断提升的品质要求,如更加灵活的图像捕获、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动态范围、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加优良的系统集成等。此外,CMOS图像转换器还造就了一些迄今为止尚不能以经济的方式来实现的新颖应用。另外,还有一些有利于CMOS传感器的“软”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