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 7.3电学实验基础课后巩固训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课时 电学实验基础 1.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如图所示(a)、(b)两种电路各测一次,用图(a)测得的数据是3.0V,3.0mA.用图(b)测得的数据是2.9V,4.0mA,由此可知,用图 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 . 解析:对比两次测量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电压的变化量为原电压的,电流的变化量为原电流的,说明电压的变化量远小于电流的变化量.因此,电流表分压不明显,即电流表内阻RA≪Rx,所以采用图(a
2、)测量时误差较小,且Rx==Ω=1000Ω.答案:(a) 1000Ω2.(2013南充市一诊理综)用下列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A.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6V,额定功率约为5WB.电流表:量程1.0A,内阻约为0.5ΩC.电压表:量程3.0V,内阻5kΩ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1AE.电源:电动势8V,内阻很小F.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kΩ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电流表应采用 (选填“内”或“外”)接法; (2)在虚线框中完成实验电路图;(3)
3、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即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析:(1)由公式P=UI=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约为=0.83A,电阻阻值为=7.2Ω,小灯泡的电阻阻值较小,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2)由于电压表量程较小,应串联定值电阻R0分压;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远大于小灯泡的电阻阻值,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3)由于电压表内阻为5kΩ,定值电阻R0为10kΩ,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所以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为4V,电压表电压为2V,即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答案:(1)外 (2)
4、如图所示 (3)23.测定电流表内电阻的实验中备用的器材有A.待测电流表(量程0~100μA)B.标准电压表(量程0~5V)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Ω)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Ω)E.电源(电动势2V,有内阻)F.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Ω,额定电流1.5A)H.开关和导线若干(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待测电流表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备用的器材中,电阻箱R1应选用 ,电阻箱R2应选用 ,电源应选用 .
5、(用字母代号填写) [](2)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A.闭合开关S1;[]B.闭合开关S2;C.观察R1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否最大.如果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达到满偏;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记下R2的阻值;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空白处: . (3)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R2的阻值为600Ω,则上图中电流表的内电阻Rg的测量值为 Ω.若将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0~5V的电压表,则应与电流表 (填“串
6、”或“并”)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 (4)用给定的备用器材,在下面框中画出改装和校对都包括在内的电路图.(要求对0~5V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校对)解析:(1)所给出电路图为“半偏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并联R2前、后电路总电阻变化引起的.为提高精确度,就应减小这一影响.选电源的原则是在题给电阻能调满偏的条件下尽量选大电动势.本题若选E=6V,则R总==60kΩ,C电阻箱可提供如此大的电阻,所以电源选择F,R1选C,R2选D.(2)串联接入电路的电阻箱为起到保护待测
7、电流表的作用,接通电路前要先调到最大;然后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先调节R1,使电流表满偏;保持R1不变,闭合开关S2,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达到半偏.(3)由半偏法原理可知电流表内阻为600Ω.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必须串联一个电阻分取多余的电压.电流表两端可加最大电压U=IgRg=0.06V,由串联电路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求串联电阻阻值应为4.94×104Ω.(4)由于从0~5V都能校对,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使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并联作为测量电路即可.答案:(1)
8、C D F (2)CADBEF(3)600 串 4.94×104 (4)图见解析4.(2013成都模拟)欲用伏安法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左右的未知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A.电池组(3V,内阻1Ω)B.电流表(0~3A,内阻0.0125Ω)C.电流表(0~0.6A,内阻0.125Ω)D.电压表(0~3V,内阻3kΩ)E.电压表(0~15V,内阻15kΩ)F.待测电阻G.开关、导线H.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I.滑动变阻器(0~2000Ω,额定电流0.3A)(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