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漂泊的旅人 乡土情结随堂练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土情结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接触/相处洛阳/烙饼蓼蓝/彼此了然B.崎岖/曲调朦胧/笼络田塍/年少气盛C.寥落/缭绕唏嘘/呼吁缔造/一语中的D.桑梓/牛仔船舶/湖泊稚弱/博闻强识解析:BB项全都不同。A项“蓼”和“了”读音相同;C项“寥”和“缭”“缔”和“的”读音相同;D项“稚”和“识”读音相同。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搭讪寥落魂牵梦萦愁肠百接B.褪色饮啜良晨美景千丝万缕C.谪居慰籍寄人篱下喜上眉梢D.屹立翘首翰苑名流含辛茹苦解析:DA项接—结;B项晨—辰;C项籍—藉。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人的心里,都
2、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D.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C.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个别中的个别,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春风得意,衣锦还乡。D.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成名就,并没有做到。解析:D“功成名就”与“并没有做到”矛盾,也不符合史实,应改为“功败垂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看来,我国高铁技术是在需求驱动下以自主创新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了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很可能实现对欧美技术的超越。B.为迎接伟大祖国的62周年华诞,《华商报》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我与祖国的故事”为主题开展大型征文活动。C.实体
3、书店犹如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它所承载的文化滋养和文化气息,会让城市显得更安详,而没有实体书店的城市,则无异于文化沙漠。D.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解析:CA项,语序不当,应为“以自主创新实现了工程技术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掌握和突破”;B项,句式杂糅,删掉“为主题”,或将“围绕”改为“以”;D项赘余,删去介词“使”。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B.套用王勃的一句诗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C.年味淡了,是经
4、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D.一北一南,迥然不同的两个地域,迥然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如今却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技术工人缺口。解析:C“必然”和“漠然置之”后的问号改为逗号。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一种聊以慰藉的迷信,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
5、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
6、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6.文中画线句子中“缠绵的情致”和“冷酷的现实”各指什么? 答案:“缠绵的情致”是指无论生死都念念不忘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冷酷的现实”指人们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7.统观全文,指出什么叫“乡土情结”。 答案:乡土情结指集结在心里,不会因时间空间变化而消退的、对故乡的深厚感情。8.这段文字
7、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请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的情感。作用与好处: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