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39121
大小:1.6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2-25
《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规划》课程设计学院:林学院专业年级:环境科学学生姓名:肖曦韬学号:20106968设计题目: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指导教师:汤春芳2013年5月29日27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工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大气污染问题正以相同的或更快的速度在城市中扩散。大气污染问题扩散首先是因为城市规划方面对生态坏境保护意识较弱,整个城市的布局常作为城市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但对于规划建设后所造成的的大气污染问题没有进行周密的考虑。其次,过度的城市扩张已经引起了城市许多居住坏境的不良反应,威胁到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解决城
2、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和湖南省政府“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的提出,作为地处长沙市南大门的雨花区,在长沙市发展规划中及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于贯彻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精神,同时为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提高环境建设与管理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的规划势在必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透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大气环境的保护,开展大气环境区划工作是十分必要和紧近的任务。27目录引言2第一章前言11.1法律依据11.2技术路线2
3、1.3指导思想31.4基本原则41.5规划范围与期限51.5.1规划范围51.5.2规划期限51.6规划与评价执行标准61.6.1环境质量标准61.6.2污染物排放标准61.7十二五规划指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问题71.7.1大气环境管理模式滞后71.7.2污染控制对象相对单一71.7.3环境监测、统计基础薄弱81.7.4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81.8规划目标8第二章长沙市雨花区东区基本情况92.1自然环境概况92.1.1地理位置92.1.2地形地貌102.1.3气象与气候102.1.4水文102.1.5生物资源102.2社会环境概况102.3社会经济、人口发展预测122.4资
4、源能源消耗13第三章大气环境规划方案143.1环境大气污染现状分析143.2污染源现状及分析143.2.1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143.2.2地面风向风速173.2.3大气稳定度频率183.2.4大气逆温层18273.3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与规划目标183.3.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HJ14-1996)183.3.2功能区划分原则193.3.3功能区划193.4环境预测203.5污染物总量控制计算与规划指标203.5.1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式203.5.2污染物总量控制计算213.5.3总量控制规划指标213.6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22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24第五章结语265.
5、1规划内容265.2个人总结26第六章参考文献2727长沙市雨花区大气环境规划第一章前言1.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5)《湖南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6)《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7)《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4-93(95)(9)《长沙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长沙市人民政府2009年5月1日(10)长沙
6、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加强建(构)筑物夜景亮化规划设计管理的通知-[长规发[2007]1号](11)长沙市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管理规定-[长政发[2005]34号](12)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提供的该区自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有关资料。271.2技术路线确定任务现状分析预测资料收集确定规划目标编制规划大纲费用预算可达性分析制定规划方案制定实施计划编制规划报告书编制规划附图编制规划文本修改完善图1-1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271.3指导思想(1)面向未来,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从区域范围进行战略分析,按照起点高、立意新、机制全、环境美的规划思想,确保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以增加环境规划对社会主
7、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2)贯彻长沙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思,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处理好局部与总体、近期与远期的发展关系,实现与长沙市总体规划相协调。(3)在充分利用现有规划成果的基础上,拓宽规划思想,细化地域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人口规模、用地类型,明确今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发展方向、目标模式以及城乡各项用地布局,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等重大建设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