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ID:29924195

大小:677.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2-25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_第1页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_第2页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_第3页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_第4页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P       CJJXX-20XX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ermeableAsphaltPavement征求意见稿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透水沥青路路面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ermeableAsphaltPavementCJJXX-20XX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日期:20XX年X月X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北京前言根据住房和

2、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力争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用性强、与相关标准协调统一,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本规程主要内容包含了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后期的维护等方面内容,具体章节为: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设计;5.面层设计;6.基层设计;7.路基及排水设计;8.施工;9.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10.养护与维修。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长安大学

3、(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邮政编码:710064)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长安大学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主要起草人:目录1总则12术语、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基本规定43.1类型与功能43.2路面材料44总体设计84.1一般规定84.2结构层及组合设计85面层设计85.1一般规定85.2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86基层设计86.1一般规定86.2柔性基层86.3刚性基层86.4半刚性基层87路基及

4、排水设计87.1一般规定87.2路基材料设计与要求87.3排水系统设计88施工88.1一般规定88.2施工计划88.3施工准备88.4路基施工88.5基层施工88.6面层施工89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89.1一般规定89.2质量管理与控制810养护与维修81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道路建设的需要,缓解城市不透水硬化地面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保证路面工程安全、环保、可靠、耐久,规范透水沥青路面设计、施工、验收及养护,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城镇道路路面新建和改建工程。1.0.3透水沥青路面的构造型式,应综合

5、考虑地质条件、荷载等级、景观要求、环境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1.0.4透水沥青路面的材料、结构组合与构造、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37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透水沥青路面由较大空隙率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允许路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沥青路面结构的总称。2.1.2透水沥青混合料为了透水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法确定的空隙率为15%~20%的沥青混合料。2.1.3高粘度改性沥青以提高沥青的60℃粘度指标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改性沥青。2.1.4大空隙水泥混凝土以透水为目的而设计的具有较大空隙的水泥混凝土(又叫无砂

6、混凝土)。2.1.5析漏试验用以检测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从沥青混合料析出并沥干多余的游离沥青的数量,供检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2.1.6飞散试验用以评价沥青混合料抗矿料飞散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在进行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用于求取最小沥青用量的试验方法。2.1.7现场透水量评价透水沥青路面现场排水功能的指标。2.1.8透水系数表征路面渗透能力的指标。2.1.9连续空隙率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中,在透水功能方面能有效地与外部相连通的空隙体积占整个混合料体积的百分率。2.1.10空隙堵塞透水路面空隙中由于砂、泥、尘土等杂物的充入而造成的空隙率下降的一种现象。372.1.1

7、1水膜溜滑汽车在潮湿的路面上高速行驶时,由于轮胎与路面间存在水膜而出现的摩擦力下降现象。2.1.12Ⅰ型透水路面:路表水进入路面后由面层排出并引到邻近排水设施;2.1.13Ⅱ型透水路面:路表水进入路面后由基层(或垫层)排出并引到邻近排水设施;2.1.14Ⅲ型透水路面:路表水进入路面后直接进入路基。2.2符号—渗透系数()—暴雨强度()373基本规定3.1类型与功能3.1.1“透水沥青路面”根据适用场合共分为三种类型:Ⅰ型:路表水进入路面后由面层排出并引到邻近排水设施;Ⅱ型:路表水进入路面后由基层(或垫层)排出并引到邻近排水设施;Ⅲ型:路表水进入路面后直接进入路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