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 力学单位制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力学单位制题组一 单位制1.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 ) A.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 停表B.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 打点计时器C.量筒 天平 停表D.刻度尺 天平 停表解析: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测量这三个量的仪器分别是刻度尺、天平、停表,应选D。答案:D2.(多选)功的公式W=Fl,其中F为力,l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关于功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JB.N·mC.kg·m2/s3D.kg·m2/s2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导出新的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功的定义式W=FL可知,它的单位是由力的
2、单位和位移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力和位移的单位分别是N和m,故1J=1N·m,选项A、B均正确。又由F=ma,可知1N=1kg·m/s2,所以1N·m=1kg··m=1kg·m2/s2,选项D正确。答案:ABD3.(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解析: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m、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衍生(推导)
3、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N=1kg·m/s2(F=ma),所以题中A项错误,B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C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ma(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答案:BD题组二 单位制的应用4.下列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单位及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地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其重力约为10NB.1kg=10NC.1kg的质量约为10ND.10N的力约为1kg的质量解析: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高度或在不同的星球上,其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故其重力也有所不同。可
4、以说在地面上物体质量为1kg,其重力约为10N,但不能说1kg的质量约为10N或10N的力约为1kg的质量。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答案:A5.(多选)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a=m/s2=120m/s2B.a=m/s2=1.2m/s2C.F=500×1.2N=600ND.F=0.5×1.2N=0.6N解析:选项A中Δx=1.2cm没有换成国际单位,选
5、项C中的小车质量m=500g没换成国际单位,所以均错误,选项B、D正确。答案:BD6.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捷而又规范的是( )A.m=kg=0.2kgB.m==20=20kgC.m==20kgD.m=kg=20kg解析:在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计算的结果就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
6、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选项A、C均错误,选项B的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捷,只有选项D的运算过程正确,且简捷而又规范。答案:D7.一辆质量为4×103kg的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某个时刻关闭发动机,经过20s滑行40m而停下来。汽车所受阻力为多大?解析:结合逆向分析法x=v0t+at2,可得加速度a=m/s2=0.2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汽车所受阻力Ff=F=ma=4×103×0.2N=800N。即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为800N。答案:800N(建议用时:30分钟)1.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
7、成了单位制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C.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物理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解析:A、B选项为单位制的一般性描述,是正确描述;在物理计算中,物理公式既确定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又同时确定了其单位关系,故错误的说法为D。答案:D2.(多选)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kg)B.米(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