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

《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

ID:29912089

大小:80.0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25

《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_第1页
《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_第2页
《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_第3页
《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_第4页
《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氏奇穴针灸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董氏奇穴针灸学6【肺经】1.云门、中府——用三棱针治喉痧。喉痧为肺胃蕴热以致咽喉暴痛热腐,且兼痧症者。而中府为肺之募穴可清宣上焦,疏调肺气,云门则可治气瘿上气胸满。二穴以三棱针出血,不但于喉痧有效,兼为治疗气管炎及喘息的特效穴。2.天府、侠白——治心经之坐骨神经痛。侠白穴对神经性心悸亢进症及肋间神经痛有卓效,再加天府为其倒马针,则可治心经之坐骨神经痛。3.尺泽、孔最——治肺经之气喘。尺泽为肺经之合水穴,肺气由此进入内脏而具调肺气之功,凡肺经实热皆可泻之,即具泄肺火、降逆气、清上焦热之性能。再配以为肺经

2、郄穴之孔最,其润肺、清热、解表之效,两相参合,于气喘之证,大有裨益。如再加配曲池、合谷二穴,功效更彰。4.列缺、鱼际——治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为别走大肠之络穴,与任脉、照海有一定之关系,且与肾经相关连,能逐水利气。鱼际能清热利气,故行胃中湿热出循阳道,针时列缺宜透太渊,鱼际宜透劳宫,则全身之骨痛酸麻有立已之功。5.少商——用三棱针治鼻衄,三岁前之小儿用手轻捏此穴五分钟即止,不须用针。少商为肺气开出之井穴,点刺出血,有消炎、退热、收缩脑部血管的效用,故可用治鼻衄。又李文宪常以此穴主治暑气及喉科诸病甚效。

3、【大肠经】1.扶突、天鼎——用三棱针治喉炎。扶突对咳逆喘息,喉中如水鸡声,咽喉不利,暴喑气梗咳多唾有效。天鼎则治失音、喉痹咽肿。用针时,循二穴之青筋处出血,立可消炎,喉炎立效。临床上扁挑腺炎及喉头炎,皆有效验。2.温溜、下廉——治脚痛(单用)及坐骨神经痛。温溜为大肠经之郄穴,能清邪热、通气血,辅以下廉治痹之功,于脚痛时针健侧之温溜、下廉。坐骨神经痛,则两手并取之。3.合谷、曲池——治头痛(双用)。二穴用治头面耳目口鼻诸疾之功效,为众所周知者。4.合谷——用治腹部痛。合谷为增强自然治愈力之原穴,能通降肠

4、胃,升清降浊,故可治腹痛。5.臂臑——治高血压之头晕(双用)及脚痛(单用)。臂臑有疏通经络,止痛镇痛之作用,故其双用、单用可治高压高之头晕及脚痛的症状。(单用时针健侧)6.手三里——治手麻。本穴有消炎之效,可减低各部神经痛,疏通病灶血行。临床时,其酸麻胀之感应可扩散至前臂,故治手麻。【胃经】1.巨髎——针下三分治腰痛(双用)及脸面麻痹。巨髎为手足阳明阳跷脉之会,向治颜面神经痛及麻痹,而景师又独创针下三分治腰痛,以宏本穴之效用。2.颊车,地仓——治口眼歪斜;颊车针向地仓,地仓针向颊车。历来各家皆以此二穴

5、为治口眼歪斜之特效穴,唯宜注意针法,庶能立收疗效。又二穴收效有限时,可于患侧口内青筋紧硬处以三棱针出血。3.大迎、人迎、气舍——用三棱针治喉炎。大迎开关通络.祛风调气;人迎清热平喘,气舍疏气降逆。临床时,于斯三穴及天鼎、扶突二穴之青筋处出血,并治喉炎。4.缺盆、气户、库房——用三棱针治喉痧。三穴以三棱针出血,有疏散喉头蕴热之功.故可治喉痧。5.缺盆、气户、库房、屋翳——治干霍乱。上三穴再配以善疏风止痛之屋翳,仍以三棱针出血,则干霍乱可立止。6.外陵——开气、治肚胀。外陵当脐下一寸旁开二寸处,善治心如悬

6、饥,引脐腹痛。7.髀关——治感冒。脾关疏风散寒,用治感冒须加倒马针,而以拔火罐施术,收效更伟。8.伏兔——治心跳、心脏病。本穴为脉络之会,与血液循环有关、系调整心脏及血液病变之要穴。故可治心跳、心脏病。施术时宜加倒马针。9.足三里——补气、止汗。本穴为合穴,为土中真土,胃之枢纽,培后天精气之根本,能降上逆之浊气,升下陷之清气,故能补气、止汗。10.足三里、承山——治转筋霍乱、抽筋。足三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与膀胱经承山穴之舒筋凉血相配合,治转筋霍乱、抽筋之症,自有针下回春之效。11.上巨虚、条口、下巨

7、虚——用左腿三穴,治骨头凹陷,眼睛神经萎缩。此三穴所以培后天之气以救先天之肾水也。乃景师之匠心独运也。12.陷谷——治腹部胀痛。《百证赋》云:“腹内肠鸣,下脘陷谷可平。”盖如是也。13.犊鼻——用三棱针治唇生疮。犊鼻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消肿止痛之功。一般皆以治膝关节之主穴。而景师独以三棱针治唇生疮,实有夺造化之功之神妙也。【脾经】1.大都、太白——治子宫瘤、小腹胀。大都健脾和中,太白调气机、助运化,二穴互为倒马,于子宫瘤、小腹胀之证,有相当之疗效。2.公孙——治伤寒、腰痛。公孙为别走胃经之络穴,与奇

8、穴之火菊穴相符,可治伤寒腰痛。至其功效之大用,参考杨维杰之《针灸经穴学》247—249页即知。3.三阴交——治淋病、阳萎、早泄、遗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蛋白尿、小便出血、肾脏炎。本穴为肝、肾、脾三经之交会,穴性为补脾土、助运化、通气滞、疏下焦、调血室精宫、祛经络风湿。能于补脾之中,兼能补肾阳而养肝血,具气血两补之功。故历来针灸家皆重视本穴,盖所见略同。4.地机、漏谷、三阴交——治脸面神经麻痹。三穴合用,有排泄瘀血之功,而补脾土亦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