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ID:29904349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 t 271.2-2005 无公害黄花梨 第2部分 苗木培育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3/T271.2—2004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5-12-03实施2005-11-03发布无公害黄花梨第2部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pearPart2:TechnicalregulationsforbreedingofseedlingDB33/T271.2—2005代替DB33/T271.2-2000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7.080.10B311DB33/T271.2—2005前言DB33/271-2005《无公害黄花梨》按部分发布,分为六个部分:——第1部分:苗木;——第

2、2部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第3部分:栽培技术;——第4部分:主要病虫害防治;——第5部分:采收、贮存与保鲜技术;——第6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是《无公害黄花梨》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DB33/T271.2-2000《龙游黄花梨第2部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本部分与DB33/T271.2-2000《龙游黄花梨第2部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编写格式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的有关规定,对原标准作了修改,对原标准的技术内容未作改动。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修订并归口。本部分起草

3、单位:龙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游县龙游镇农技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文清、琚根祥、徐永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271.2-2000。IDB33/T271.2—2005无公害黄花梨第2部分苗木培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黄花梨苗木的圃地整理、砧木苗培育、苗木嫁接、接穗质量及嫁接苗培育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黄花梨嫁接苗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

4、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DB33/271.1-2005无公害黄花梨第1部分苗木DB33/T271.4-2005无公害黄花梨第4部分主要病虫害防治3 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嫁接用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作接穗,接合在另一植物体上,形成另一完整的新植株,一般分芽接和枝接两大类。3.2嫁接苗通过嫁接方法生成的新植株。3.3砧木植物嫁接时,用以承受接穗的植株。3.4嫁接口愈合正常接穗与砧木连接部位新生维管束组织输导正常,无残缺或腐烂、伤痕、无捆缚物及较深缢痕。3.5砧穗接合

5、部的曲折度砧木与接穗相接处,主干中轴线与砧木垂直延长线之间夹角的大小。3.6形成层植物体内的一种分生组织,位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细胞具持续分裂能力。4苗圃4.1圃地选择4.1.1苗圃应选择交通方便、避风向阳、水源充足和易于排灌的平地和缓坡丘陵山地。要求土层较厚,有机质较丰富,微酸性至微碱性透气性良好的土壤。3DB33/T271.2—20054.1.2同一块土地,不能连年作苗圃。4.2圃地整理4.2.1翻耕前,施人腐熟厩肥75t/公顷,每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剂2克,混入适量细土撤入土壤。4.2.2播种或移植前15天进行土壤翻耕、耙地、熟化,

6、耕地深度25cm~30cm。4.2.3充分耕耙,熟化后开始做畦,整平畦面。4.2.4种苗畦要求见表1规定。表1种苗畦要求项目要求畦面宽,cm120畦沟宽×深,cm>(25~30)×25围沟宽×深,cm>30×305砧木5.1砧品种:棠梨(豆梨)。5.2砧木种子应从无病毒生长健壮树上采集充分成熟果实,种子应新鲜、饱满、有光泽。5.3处理消毒5.3.1经清水漂洗除去果胶质和杂质后的鲜湿种子在阴凉通风处或阳光下摊平晾晒,直至种皮发白互不粘着为度。5.3.2外地采集种子应按《种子管理条例》规定,就地严格消毒后方可调入。5.4砧木苗培育5.4.1播种秋

7、播为11月中旬,春播3月上旬,秋播可任其在地里自然后熟。春播则要在播前50天~70天进行层积(就是将种子和细沙相隔分成或混合,堆放于阴凉干燥之处)。播种量每公顷7.5kg~22.5kg,播种方法采取撒播,要求疏密均匀,播种后用焦泥灰或细土、细沙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苗床覆盖方式采取稻草覆盖蛙面、地膜覆盖畦面或蛙面上搭塑料薄膜小拱棚。5.4.2苗床管理5.4.2.1保持土壤湿润,当膜内地表温度≥30℃时,应掀膜通气。稻草或地膜覆盖的苗床,幼苗出土60%~70%时;拱棚内小苗长到2片~3片真叶时,当气温达到12℃时,及时揭去覆盖物。5.4

8、.2.22片~3片真叶长出开始施肥,做到薄肥勤施,齐苗时及时除草。5.4.2.3注意防止苗木立枯病和炭疽病。5.4.3移植5.4.3.1当种苗长至4片-5片真叶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