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

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

ID:29894622

大小:1.13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8-12-24

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_第1页
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_第2页
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_第3页
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_第4页
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中草药彩色图谱(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艾植物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  其它名称 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等  艾药材 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入脾、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86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外用:捣绒作炷

2、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湿熨。  宜忌 阴虚血热者慎用。植物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根。  其它名称 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  巴戟天药材 缠绕藤本。叶对生,膜质,长圆形,先端尖,背脉及叶柄被短粗毛;托叶干膜质。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伞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白色,喉部收缩,4裂;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细短,2深裂。聚花果常单个,近球形,每室一种子。花期4~6月,果期7~1l月。  性味与归经 性微温,味甘、辛。  巴戟天的功用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

3、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86植物来源 茄科白花曼陀罗DaturametlL..一年生草本  其它名称 白花曼佗罗  药  材 一年生草本,高0.5-2米,全体近无毛。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呈二歧分支,幼枝略带紫色。单叶互生,上部呈对生状,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全缘或者破转,波状锯齿。花单生于枝的分叉处或叶腋间;花萼桶状,黄绿色,顶端5裂,宿存;花冠白色,偶见紫色、淡黄色,漏斗形,具5棱,上部5裂,栽培品常有重瓣;雄蕊5,贴生于花冠管;雌蕊一个,柱头棒状。果实近球形,有稀疏短粗刺,熟时4瓣裂。种子宽三角形,扁平,淡褐色。中草药白头翁

4、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86  性味归经苦,寒。归大肠经。   药性说明白头翁苦寒清解,凉血解毒,善除大肠热毒,为治痢要药。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主治热毒血痢,湿热泻痢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目前临床常用于急性菌痢和阿米巴痢疾,此外也可用治温疟。  白头翁的用量用法6-15g槟榔的植物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种子。  其它名称 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等。  槟榔药材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

5、皮附着,基部中央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基旁有淡色的疤痕状的种脐。质坚实,纵剖面可见外缘的棕色种皮向内褶入,与乳白色的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花纹。基部珠孔内侧有小形的胚,常呈棕色,干枯皱缩不显。气无,味涩而微苦。以果大体重、坚实、不破裂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86  功用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气。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如单味驱虫,可用至2-3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 气虚下陷慎服。植物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或

6、家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var.piperascens(Malinvaud)C.Y.WuetH.W.Li)的全草或叶。  其它名称 蕃荷菜,南薄荷,猫儿薄苛,升阳菜,薄苛等  薄荷药材 干燥全草,茎方柱形,长15-35厘米,直径2-4毫米,黄褐色带紫,或绿色,有节,节间长3-786厘米,上部有对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绒毛,角棱处较密,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卷曲而皱缩,多破碎,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具有白色绒毛;质脆。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气香,味辛凉。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辛,味。入

7、肺、肝经。  功用主治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8-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薄荷的宜忌 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植物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等的根。  其它名称 地熏、山菜,茹草,柴草。  柴胡药材   北柴胡:为植物北柴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