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数学习资料(讲义及全部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不定积分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原函数概念、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3.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在第二章中,我们讨论了怎样求一个函数的导函数问题,本章将讨论它的反问题,即要求一个导函数的原函数,也就是求一个可导函数,使它的导函数等于已知函数。这是积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4.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定义1如果在区间上,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即对任一,都有或,那末函数就称为(或)在区间上的原函数。例如,x^2是2x的原函数,lnx是1/x的原函数
2、因,,故是的原函数。注:1由此定义上问题是:已知f(x),如何去求原函数2.那一个函数具备何种条件,才能保证它的原函数一定存在呢?若存在是否唯一定理1:若f(x)在I上连续,则f(x)在I上一定有原函数。21第-–页注意:并不是任意在I上有定义的函数都有原函数,反例定理2:设f(x)在区间I上有原函数,且F(x)是其中一个原函数,则1.f(x)的任意两个原函数相差一个常数2.F(x)+C也是f(x)的原函数定义2在区间上,函数的带有任意常数项的原函数称为(或)在区间上的不定积分,记作。其中记号称为积分号,称为被积函数,称为被积表达式,称为积分变量。由此定义及前面的说明可知,如果是在区间
3、上的一个原函数,那么就是的不定积分,即。因而不定积分可以表示的任意一个原函数。第一,如果有,那么,对任意常数C,显然也有,即如果是的原函数,那也是的原函数。第二,当为任意常数时,表达式21第-–页就可以表示的任意一个原函数。也就是说,的全体原函数所组成的集合,就是函数族。例1求.解由于=,所以是的一个原函数。因此.例2求.解当时,由于=,所以是在内的一个原函数。因此,在内,当时,由于==,由上同理,在内,21第-–页将结果合并起来,可写作例3、已知是的一个原函数,求:解:例4、的导函数是,则的原函数,(、为任意常数)例5、在下列等式中,正确的结果是CA、B、C、D、二基本积分表由于积分
4、是微分的逆运算,因此可以有微分基本表导出积分表。见课本积分表。三不定积分的性质21第-–页根据不定积分的定义,可以推得它的如下两个性质:性质1函数的和的不定积分等于各个函数的不定积分的和,即.注意:差的积分等于积分的差性质2求不定积分时,被积函数中不为零的常数因子可以提到积分号外面来,即(是常数,).例1求.解=====例2.21第-–页例3例44.2两类换元法及举例利用基本积分表与积分的性质,所能计算的不定积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来研究不定积分的求法.把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反过来求不定积分,利用中间变量的代换,得到复合函数的积分法,称为换元积分法,简称换元法.换元法通常分成两
5、类.一.第一类换元法设f(u)具有原函数F(u),即和令u=φ(x),其中φ(x)是可导的,则F(u)=F(φ(x))显然是复合函数,又由于:这说明,则定理1设f(u)具有原函数F(u),u=φ(x)可导,则有换元公式:21第-–页注意:1不是的原函数!2F(u)是f(u)的原函数是针对积分变量u而言的,是的原函数是针对积分变量x而言的。3运用第一类积分换元法关键在于设法将被积函数凑成的形式,在令变成不定积分进行计算,最后用进行回代。4在下,,例1求∫2cos2xdx.解作变换u=2x,便有∫2cos2xdx=∫cos2x·2dx=∫cos2x·(2x)'dx=∫cosudu=sinu
6、+C,再以u=2x代入,即得∫2cos2xdx=sin2x+C.例2求∫tanxdx.解∫tanxdx=∫sinx/cosxdx.因为-sinxdx=dcosx,所以如果设u=cosx,那么du=-sinxdx,即-du=sinxdx,因此.21第-–页类似地可得∫cotxdx=ln
7、sinx
8、+C.在对变量代换比较熟练以后,就不一定写出中间变量u.例3求∫ch(x/a)dx.解.例4求(a>0).解.下面的一些求积分的例子,它们的被积函数中含有三角函数,在计算这种积分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一些三角恒等式.例5求∫sin3xdx.解∫sin3xdx=∫sin2xsinxdx=-∫(1-c
9、os2x)d(cosx)=-∫d(cosx)+∫cos2xd(cosx)=-cosx+(1/3)cos3x+C.例6求∫cos2xdx.解.21第-–页附加:1、2、3、4、5、6、利用定理1来求不定积分,一般却比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函数的导数要来的困难,因为其中需要一定的技巧,而且如何适当的选择变量代换u=φ(x)没有一般途径可循,因此要掌握换元法,除了熟悉一些典型的例子外,还要做较多的练习才行.二 第二类换元法第二类换元法从形式上看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