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ID:29865603

大小:5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1页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2页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3页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文综(理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5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D、苏联北信弃义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

2、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4.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5.“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停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3、”。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流行这样一句话:“毛泽东让中国人站起来,   让中国人富起来!”A.邓小平    B.胡锦涛     C.赵紫阳     D.江泽民7.某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表演反映清末明初礼仪风俗的课本剧,下列表演的内容不属于新式礼仪的是A.握手B.跪拜C.鞠躬D.拥抱8.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兜的军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一身绿色的军装是最具有特色的着装方式;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90年代

4、,变化多样的时装极为流行。以上关于我国人民着装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的着装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B.服装款式及其面料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C.人们的着装变化与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一致的D.建国后,中国人在“穿”的方面不受西方影响9.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10.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农业文明

5、已经转向工业文明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11.最早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12.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B.工业革命后出现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13.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以“瓦特”命名。瓦特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A.水力纺纱机B.万能蒸汽机C.汽船D.蒸汽机车14.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6、,“垄断”的本质是A.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B.生产规模扩大和资本高度集中C.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D.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15.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16.阅读下面材料(25分)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

7、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摘选自《共产党宣言》材料2: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摘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材料1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3分)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10分)(2)材料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可以得知地理大发现有哪些积极作用?(

8、12分)历史部分试题(理科)答题纸12345678910111213141516.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25分)(1)材料1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