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54404
大小:10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4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难点:“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蚂蚁、小石头、水、小木条等。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四、教学过程:环节及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展示水面上漂动的蚁团的图片。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导入。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种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
2、到“筏子”上,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蚁团随水漂流时,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的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教师提问: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来学习《社会行为》吧!学生观看,思考,回答社会行为的特征师引导学生观看蜜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图片,认识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及它们在群体中的作用。教师介绍营群体生活的哺乳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等级”。例如羊群中只要管好头羊就好,羊群中的其他羊就会跟着头羊走,展示羊群的图片。又如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
3、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由此归纳出社会行为的特征。学生观看图片,讨论交流,逐步达成共识: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群体中的不同个体间有明确的分工。在教师引导下,意识到哺乳动物中的羊和狒狒也具有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师引导学生分享,养过动物(如猫、狗、羊、牛)的同学说一说,他们饲养的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1.动物的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2.动物进行信息交流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黑长尾猴的资料,思考下列问题:(1)黑厂尾猴在
4、发现天敌时的叫声相同吗?(2)听到同伴的叫声,其他黑长尾猴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3)黑长尾猴结群生活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探究——蚂蚁的通讯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然后直接提出问题: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它们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如果工蚁发现某处有食物,它会用怎样的方法将信息传递给同伴?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1)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还是触角?还是两者都有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许多动物的个体之间都能进行信息交流,例如,蛾蝶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够分泌吸引雌虫的物质——性外激素。学生讨论交流学
5、生分析得出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意义。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学生实验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1)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能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2)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课堂小结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学生总结达标练习五、板书设计:社会行为
6、的特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社会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