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

ID:29834389

大小:4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4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_第1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_第2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_第3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_第4页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 第10章第3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鲁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10章第3节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鲁科版1.(2012·山东济南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及现象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C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D鉴定盐A的成分是FeBr2解析:选B。A项中SO―→BaSO3稀硝酸,BaSO4(不溶解);B项中可以将乙酸除去,正确;C项中,HNO3可将I-氧化;D项中无法鉴定出Fe2+的存在。2.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HCl,CH3COCH2Br+HBr)来

2、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3COCH3HClBr2①0.800.200.0010290②1.600.200.0010145③0.800.400.0010145④0.800.200.002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C.增大c(HCl),v(Br2)增大D.增大c(Br2),v(Br2)增大解析:选D。①、②两组数

3、据中HCl、Br2初始浓度相同,而②中CH3COCH3初始浓度大,且计算所得②的v(Br2)大,故A正确;②、③中Br2的初始浓度相同,颜色消失[即c(Br2)为0时]所用时间相同,故v(Br2)相同;①、③两组数据中CH3COCH3、Br2初始浓度相同,而③中HCl初始浓度大,且③所用时间少,故③的v(Br2)大,C正确;①、④两组数据中CH3COCH3、HCl初始浓度相同,而①的v(Br2)为:v(Br2)=0.0010mol/L÷290s=3.45×10-6mol/(L·s),④的v(Br2)为:v(Br2)=0.0020mol/L÷580s=3.45×10-6

4、mol/(L·s),可见v(Br2)是相同的,故D错误。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白色固体样品(可能为NH4HCO3、NaHCO3、Na2CO3和NaCl中的一种)的成分进行鉴定:(1)甲同学经分析后,认为用Ba(OH)2试液滴加到样品溶液中(必要时可加热),通过产生的现象即可完成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2)乙同学选用了试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蒸馏水、pH试纸,通过合理、全面的实验步骤,给出了鉴定。①为保证实验方案的顺利实施,乙同学在给固体样品加热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酒精灯和试管夹的方法不必叙述)。②乙同学在实验中可能要两次使用玻璃棒和pH试纸。第一次是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黏在玻璃棒的一端,以便通过玻璃棒将试纸对准加热的试管附近(试管口);第二次(测定溶液的pH)使用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完成下表中空格部分:固体试样判断依据(要点)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碳酸氢铵碳酸氢钠pH试纸显示有酸性气体产生碳酸钠氯化钠NaCl===Na++Cl-解析:(1)不可行,因为NaHCO3、Na2CO3与Ba(OH)2溶液反应均能生成沉淀。(2)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往往有水蒸气产生(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或药品中的水),因此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加热前需先将试管外壁擦干,以

7、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使试管在酒精灯上移动。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碱性气体NH3,通过检验NH3判断碳酸氢铵存在。碳酸钠和氯化钠受热无气体放出,但碳酸钠溶液由于水解而呈碱性。答案:(1)不可行 (2)①试管口微向下倾斜,加热前需先将试管外壁擦干,以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使试管在酒精灯上移动 ②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并跟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确定溶液的pH③判断依据(要点)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pH试纸显示有碱性气体产生加热时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