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及其作品赏析

苏轼及其作品赏析

ID:29823661

大小:1.4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2-24

苏轼及其作品赏析_第1页
苏轼及其作品赏析_第2页
苏轼及其作品赏析_第3页
苏轼及其作品赏析_第4页
苏轼及其作品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及其作品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及其作品赏析主要内容:第一节苏轼的坎坷人生第二节苏轼的思想与风骨情怀第三节苏轼的词第四节苏轼的散文第一节苏轼的坎坷人生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当时都极有文名,历史上合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最伟大、最全能的文学家,在诗歌、词、散文、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嘉祐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首次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后逢母病亡,回家丁尤,三年后重返京师。两年后参加了朝廷的制科考试,入

2、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等。1066年,苏轼的父亲去世,苏轼再次服丧,回到了家里边。等他服丧期满出来已到了神宗时代。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上书反对。结果不容于朝廷。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据研究,苏轼大约是从这时候开始写词的。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44岁那年,苏轼遇到了生平一次大祸。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

3、,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皇帝下禁令盐要由官家来买,不许私人卖盐,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北宋·苏轼《山村五绝》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北宋·苏轼《王复秀才说居双桧》原是咏桧树,宰相王珪,对皇帝说:“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续资治通鉴长编》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困境中迎来了他词作的第一个高峰。《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即为此时所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

4、的“孤鸿”,傲岸不羁,又孤寂独处,正是词人性格的写照。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途中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

5、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有不合理的地方,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杭州自比白居易。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两年后新党再度执政,59岁的苏轼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62岁

6、时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dān州(今海南)。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苏轼的思想:苏轼受到儒、道、禅三家的影响,思想较复杂。但他并未固执于任何一家,而是兼收并蓄,各有取舍,从而形成了他的复杂思想和性格。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宋史·苏轼传》第二节

7、苏轼的思想与风骨情怀苏轼的风骨情怀:1、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不随波逐流。明知政见与当权者相左,仍保持独立见解。2、他对自己的苦难,能够以超然的态度处理,对于国家、人民的钟爱之心,始终执着没有改变。遇到人生风雨时,总能以平常心处之。被贬之时也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之类的诗句,苏轼超尘脱俗的乐观放达,使他的作品层次很高。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第三节苏轼的词苏词风格多样,苏轼现存362首词,不少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接近,但有相当数量体现出奔放

8、豪迈、高逸旷达的精神。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擅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唱‘大江东去’。一、苏轼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