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安徽安庆三模)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由写道:“……《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名辞。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实较目前欧美人所言之社会主义为广大云……”孙中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D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故A、B两项错
2、误;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政治革命”,故C项错误;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是“社会革命”,符合题干内容,故D项正确。2.(2015·陕西宝鸡三模)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上述材料表明孙中山( )A.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B.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C.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
3、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C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的旧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只提出“平均地权”而不具体,1924年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将之具体描述为“耕者有其田”,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内容均未涉及,故排除。3.(2015·福建龙岩二模)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论述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毛泽东在此强调( )A.井冈山斗争艰巨而复杂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C.红色政权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D.工农武装割据只能存在于
4、边界B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材料没有体现井冈山斗争的艰巨和复杂,故A项错误;由题干材料中“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并结合所学可知,“边界红旗”是指农村革命根据地,由后一句进而可以看出其意义重大,故B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影响,而非可能性,故C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存在于农村,不限于边界,故D项错误。4.(2015·湖北荆门期末)“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5、。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新民主主义论》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理解。此材料出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属于抗战时期。5.(2015·北京丰台二模)毛泽东思想是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程而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下列旅游景点能见证毛泽东思想成熟并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B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成熟并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
6、导思想的标志是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地点是在延安,故B项正确。6.(2015·天津河北二模)新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相同之处有( )①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③反帝反封建 ④两类矛盾学说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B 【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而毛泽东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1947年土地改革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故①正确;新三民主义没有分两步走,故②错误;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7、,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③正确;新三民主义没有两类矛盾学说,故④错误。7.(2015·江苏无锡二模)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题干材料
8、中邓小平的这段话强调了对外开放,与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无关,故A项错误;1977年的中国还未确立对外开放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主张抛弃意识形态,“吸收外国好的东西”,但无法推断是此时才开始,故C项错误;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符合当时中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