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03702
大小:289.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3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和分离B.转化率与所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关C.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选D。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2.(2015·无锡模拟)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D.上述实验过
2、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析:选C。用35S只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只能留在细菌的细胞外。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细胞外的噬菌体及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是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因此,搅拌越充分,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得越彻底,b中放射性越低,如果使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彻底分离,则b中不含放射性,故A、B都正确;上述实验并没有“示踪”DNA在遗传中的作用,因此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故D正确;b中理论上不含放射性,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故C错误。3.如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
3、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解析:选D。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使变性的DNA能够复性并可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中,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这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型菌有荚膜,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
4、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4.(2015·海口调研)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都要加热处理B.③要将所有提取物与R菌共同培养C.④的结果是只有S或R一种菌落D.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S、R两种菌落解析:选D。①过程是将加热杀死的S菌和R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S、R两种菌落,②过程是分离出S菌的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经③过程分别和R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S、R两种菌落或R一种菌落。5.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系列
5、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够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B.该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C.第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D.第3组与第4组进行对照可说明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正常R型菌转化成S型菌解析:选B。该实验只能证明S型菌体内存在某种物质(即转化因子)能使正常R型菌转化成S型菌,但不能确定该转化因子究竟是何种物质。6.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蛋白质R型②R荚膜多糖R型③RDNA
6、R型、S型④RDNA(经DNA酶处理)R型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选C。由①②③④组实验相比可知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荚膜多糖以及DNA的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故A错误、C正确;从表中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故B错误;表中信息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D错误。7.(2015·广东省广州一中调研)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7、 )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B.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解析:选B。选项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侵入细菌时噬菌体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的原料、酶、能量都由细菌提供。选项B,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和细菌的数量基本稳定,此时噬菌体可能未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也可能已经侵入到细菌体内,只是细菌还未释放子代噬菌体。选项C,t1~t2时间内,细菌大量死亡是由于噬
8、菌体的侵入。选项D,在t2~t3时间内,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因失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