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3.3.2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数学 3.3.2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苏教版必修2

ID:29800102

大小:196.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数学 3.3.2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数学 3.3.2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数学 3.3.2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3.3.2两点间的距离教案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3.2两点间的距离一.教学任务分析:(1)在对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认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掌握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会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应用坐标法证明几何问题。三.教学基本流程:回顾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引导学生探究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的求解。↓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巩固练习,小结、作业四.教学情境设计:1.创设情景,

2、揭示课题(1)回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A(2,3),B(5,6)是平面上的两点,如何求A,B两点的距离?学生交流讨论,探究解决方法。2.推导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问题:已知平面上两点,如何求的距离?如图:从点分别向y轴和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直线与相交于点Q。在中,,为了计算其长度,过点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过点向y轴作垂线,垂足为,于是有,所以,=。由此得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3.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例1已知点A(-1,2),B(2,),在x轴上求一点,使,并求的值。解:设所求点P(x,0),于是有,,由得,解得x=1。所以,所求点P(1,

3、0)且。通过例题,使学生对两点间距离公式加深理解,应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满足的点有何几何意义?引导学生发现所求的点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进而让学生按照此思路求解。解法二:由已知得,线段AB的中点为,直线AB的斜率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在上述式子中,令y=0,解得x=1。所以所求点P的坐标为(1,0)。因此。例2:(1)求函数f(x)=

4、x-1

5、+

6、x

7、的最小值;(2)求函数的最小值。通过此例使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4.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例3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分析:首先要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

8、关量,然后用代数进行运算,最后把代数运算“翻译”成几何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形之间的关系和转化,并从中归纳出应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证明:如图所示,以顶点A为坐标原点,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有A(0,0)。设B(a,0),D(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点C的坐标为(a+b,c),因为,,,所以,,,所以,。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上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可以让学生归纳如下:第一步: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第二步:进行有关代数运算。第三步;把代数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思考:同学们是

9、否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5.课堂练习:P1066.小结:主要讲述了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要懂得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建立直角坐标系的重要性。7.作业:P11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