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0iuly往事追忆_佛学讲座

[健康]0iuly往事追忆_佛学讲座

ID:29788686

大小:5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3

[健康]0iuly往事追忆_佛学讲座_第1页
[健康]0iuly往事追忆_佛学讲座_第2页
[健康]0iuly往事追忆_佛学讲座_第3页
[健康]0iuly往事追忆_佛学讲座_第4页
资源描述:

《[健康]0iuly往事追忆_佛学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6、自由代表的是内心永久的孤独。27、现实太假,还是自己太傻?28、一切因为寂寞,才开始了暧昧。29、生活的真正意义是:生下来,活下去。30、年龄不是差距,身高不是距离。31、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没有后退,没有返回!32、虽然有时候我会心痛,但是我却拥有别人不曾拥有的幸福,所以我知足了!33、在爱与被爱的选择里,我选择了被爱,错、又能如何?34、在你的世界,没有我的存在,所以你感受不到我内心深处的苍桑!2002年7月期刊四版華藏佛教圖書館佛學講座什麼是佛法?佛法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呢?什麼才是學佛的正因呢?子這個問題,十方諸佛

2、的答案是統一的:佛法的根本是真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是什麼就是什麼!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那麼,我們要問:我為什麼要信佛說的答案呢?假如說他的答案錯了呢?會有人這麼說過:因為大家都信佛說的話,所以我也相信了。這個說法其實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態──隨大流兒。比如有人說:若說─”某法師”瞎扯淡,可為什麼那麼多大學教授、工程師之類的高級知識分子都去聽法。這些理由都不成立,因為不合邏輯。所謂教授、工程師,這只能代表他們在自己的本專業之內是專家,但一出了他們的那個圈兒,什麼都不是,甚至連基本的生存能力也不具備。還有什麼”少數服從多數

3、”之類的話,這都是很荒唐的。我告訴大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大多數人都是錯的。像這樣隨大流兒的信,絕對是迷信。我們常聽說,佛教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所以他們信的不是佛教,他們也不是佛教徒。我們暫且放下這個問題,不管佛說的真實究竟是不是真的真實,我們說認識真實的方法,以及真實的標準究竟是什麼。這標準就是規則、一個游戲規則,規則是人定的,但當規則制定出來之後,必須都遵守,這個很關鍵。就像法律一樣,定出來後必須老百姓與當官的都守方才能顯出法律的尊嚴。這個標準搞清楚了,我們再來判定釋迦牟尼說的真實到底對不對。那麼究竟該用什麼方法來

4、認識真實呢?辦法只有一個:親證!但是又有一個問題來了。什麼事兒都是這樣,一個問題解決後,又由此生出鮃一個問題。其實呢,是另一個問題早就存在,只是憑這個問題為引由而使得另個問題顯現而已。所謂親證的東西,都是不能夠用言語來表達的。既然親證的是不能用言語來青達的,那麼些佛經,難道不是佛的言行的記錄嗎?這絕對是佛陀的言行記錄!但這些絕對不是真實本身,不是真理的本身。那這經典是什麼玩意兒呢?它只是方便權巧教法,是標月指!讓我們這些半吊子眾生明白什麼是佛陀說法的用意,什麼才是正見,怎樣才能生起正信,應當如何發心,什麼才是入佛門等,你明白

5、了佛經只是在告訴你這些而已,並不是真實本身,這樣你才能夠認識真實,親證真實。這樣的認識真實才是”不自欺求真”。什麼叫不自欺呢?比如,我們現在有不少的念佛人,雖然在念著,但對到底有沒有極樂世界還懷疑。也就是說,自己說的話連自己也不相信。當然,有這樣的情況,雖然說的是假話,但一直說,說多了會連自己也覺得是真的了,這是心理現像。佛法的根本,是求真實,那麼就有人一步問,佛法的目的是什麼呢?答案也成的,就是心經上說的”度一切苦厄”其實,雖然佛法的根本是在求真實,但釋迦牟佛在經典中可從來沒有描述過真實到底是什麼樣子,他一直是在引導你如求

6、真實。說當你知見真實之後,就知道真實到是麼麼樣子了,或者說真實到底有沒有。若真實根本就沒有,是不存在的,那咱就二話不說,若有,那它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看釋迦牟尼,你不能不佩服他,他要我們認識真實,穀反而不給說真實是什麼樣子,一直在給我們介紹認識真實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這是聲東擊西,而我們都不會用這個法子。只要人活著,”法爾具思惟”,就是說,你自然要思惟,我們世間人呢,要認識一件事兒,都是通過思惟,比如科學、哲學等。通過思惟,就可以想通一個理兒。但佛教說,通過這樣的思惟並不能見到真實,為什麼呢?因為有兩個東西存在:一、煩懷障,這

7、是我們的情緒方面的事兒,我們都帶有主觀情緒,我們干什麼,都帶上了有色眼鏡。比如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某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人偷的,他自鄰人走路,就像賊走路,看鄰人說話,就象賊說話,不管鄰人干有麼,他都覺得鄰人活脫脫是個賊樣子,這就是煩惱障。二、所知障,比如,當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當時的人們說什麼都接受不了,因為我們幾千年來都以為太陽從東邊兒升起到西邊兒落下,都是太陽在圍著地球轉,可現在穀反過來了。這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嚴重的話,很淘氣的。比如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時候,當時很多的科學家也不懂,有些科學家,他們深愛著牛頓所構建

8、的物理學大択,他們自己也為牛頓理論體箹作出了貢獻,現在愛因斯坦說牛頓的理論體箹有問題,他們就傷心欲絕,有好位大科學家就自殺了,這就是所知障。佛教內的所知障也很嚴重。比如淨土宗學人之間,有人學會集本,有人反對會集本,爭論不休,而且謾罵。就因為有這二障,所以,無論你再盡心,再努力,你始終認識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