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82549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3
《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中国市场报告网www.360baogao.com第7页 共7页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报告简介【名 称】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编 号】0166A79【价 格】纸质版:10500元 电子版:10800元 纸质+电子版:11000元【优惠价】¥9720元【电 话】4006128668、010-66181099、010-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邮 箱】Kf@360baogao.com【网 址】http://www.360Baogao.com/2008-01/2008nianwuxianxinjishuzhan
2、wangBaoGao.html【提 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向客服咨询。 在无线通信技术宽带化、IP化和多媒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无线新技术的应用进程不断加速,创新应用层出不穷,而无线技术和无线应用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新型终端的诞生。因此,无线通信技术当前的发展水平、未来的发展热点以及可能取得的进步、对通信产业乃至信息服务业的重大影响,成为我们密切关注的重点。 《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从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应用、无线终端三个层面,分析无线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对各种热点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和发展判断。 根据热点选取原则,我们认为2008年的热点技术和应用主要包括:HSU
3、PA、WiMAX、Femtocell、802.11n、eNFC、认知无线电、手机电视、MobileWeb2.0、开放式手机平台-Android、新型终端。2008年它们将在技术、标准或者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影响用户的信息服务体验,甚至部分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对无线通信市场未来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研究思路和重要结论 1.1研究思路 1.2发展趋势和热点判断 二、无线接入技术第7页 共7页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 2.1HSUPA 2.2.1HSUPA的特点 2.2.22008年HSUPA商用网络快速发展 2.2WiMAX 2.2.12008年将迎来许可证
4、发放和商用网络部署高峰 2008niánwúxiànxīnjìshùzhǎnwàng 2.2.22.5-2.69GHz频段WiMAX商用网络部署将加快 2.2.3欧洲逐渐将3.5GHz频段开放给移动业务 2.3Femtocell 2.3.1Femtocell的特点 2.3.2Femtocell的市场机会 2.3.32008年Femtocell将会快速发展 2.4802.11n 2.4.12008年802.11n将完成标准化工作 2.4.2802.11n竞争优势 2008新しいワイヤレス技術展望 2.4.3未来发展前景 2.5eNFC 2.5.1eNFC
5、的特点 2.5.22008年基于eNFC技术的终端有望取得突破 2.6认知无线电 2.6.1认知无线电的特点 2.6.2认知无线电技术标准在2007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2.6.32008年有望推出具有认知功能的无线通信产品 三、无线应用第7页 共7页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 全文连接:http://www.360Baogao.com/2008-01/2008nianwuxianxinjishuzhanwangBaoGao.html 3.1手机电视 3.1.1手机电视技术业务进展 3.1.22008年将迎来“手机电视年” 3.2Mobil
6、eWeb 3.2.1MobileWeb2.0的特点 3.2.2MobileWeb2.0的进展 3.2.32008年MobileWeb2.0将迎来规模性增长 四、无线终端 4.1开放式移动终端平台——Android 4.1.1Google成立联盟发布Android 4.1.2Android影响分析 4.1.32008年Android发展能否达到预期值得期待订′购′热′线′0′1′0′-6′6′1′81′0′9′9 4.2新型移动终端 4.2.1iPhone等新型终端问世 4.2.2新型终端影响分析 4.2.32008年将涌现出更多的新
7、型移动终端 结束语 图目录 图1WCDMA技术演进的路线图 2008NewWirelessTechnologyPerspectives 图2TD-SCDMA技术标准演进图 图3WCDMA技术标准体系商用网络发展图 图4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WiMAX商用网络部署第7页 共7页2008年无线新技术展望 图5Femtocell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6Femtocell市场规模预测 图7Wi-Fi认证新标识 图8802.11系列标准传输速率不断提升 图9全球可能采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