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ID:29750927

大小:289.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23

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_第1页
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_第2页
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_第3页
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_第4页
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学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免疫学发展简史一、免疫学的经验时期(1)我国11世纪开始接种人痘苗,清《种痘心法》中有水苗法的记载。(2)18世纪后叶,Jenner发明牛痘苗。二、经典免疫学时期Louispaster(1822-1895)减毒疫苗Richetportier(1920)超敏反应Owen(1945)免疫耐受Metchnikoff(1890)细胞免疫Ehrlich(18

2、97)体液免疫Burnet(1957)克隆选择学说三、现代免疫学时期受体多样性信号转导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学应用:DNA疫苗,重组CK,单克隆抗体第一章医学免疫学概论第一节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目的Ø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Ø熟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Ø熟悉免疫器官的组成,了解各免疫器官的功能。一、免疫的概念和功能(1)免疫(Immunity)的概念朴素的免疫概念:免除瘟疫传统的免疫概念:抗感染免疫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

3、能。(2)免疫系统的功能A、免疫防御: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反应B、免疫自稳:通过免疫网络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C、免疫监视:识别畸变和突变的细胞,并将其清除功能正常情况下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自身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的自身细胞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二、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为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2)特异性免疫:又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a、出生即有的天然免疫,遗传获得。b、是

4、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c、非特异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的特征(1)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可以遗传(3)对一切异物均发挥免疫作用(4)各个体间免疫能力仅有强弱之别2.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1)屏障作用A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B血-脑屏障C胎盘屏障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a.物理阻挡作用b.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c.通过肠蠕动、纤毛摆动等生理功能排除细菌d.正常菌群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血-脑屏障组成:软脑膜、脉络膜的毛细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阻止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脑组织胎盘屏障

5、组成:基蜕膜和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功能:阻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2)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分子补体系统、防御素、溶菌酶、细胞因子A、补体系统细菌的胞壁成分(抗原-抗体复合物)à补体(活化)à溶菌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防御素(1)α-防御素:阳离子多肽。由中性粒细胞和小肠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一些细菌和有包膜的病毒。(2)β-防御素:主要由上皮细胞产生C、溶菌酶(1)来源:巨噬细胞(2)作用机制:破坏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导致细菌溶解D、细胞因子A.种类多,作用广泛B.IL-1、IL

6、-6、IL-8、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C.IL-12、IFN-γ:活化NK细胞,加强免疫监视D.IFN-α、IFN-β:干扰病毒复制3)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A、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1)吞噬细胞的作用(2)巨噬细胞的杀菌途径Ø氧依赖杀菌途径氧中间产物、氧化酶系统、氮中间产物、NO合成酶系统Ø氧非依赖杀菌途径糖酵解作用增强pH降至3.5-4.0降解和消化吞噬功能全过程:接触、吞入、杀灭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异物被消化破坏不完全吞噬——异

7、物不被杀灭,反而得到庇护在吞噬细胞内增殖。B、自然杀伤细胞Ø来源于骨髓,成熟依赖骨髓和胸腺Ø表面标志:CD3-、CD56+、CD16+Ø杀伤靶细胞(不需抗原预先刺激,不需抗体协助)也可有ADCC作用NK细胞的功能(1)广谱抗肿瘤(2)抗感染(3)免疫调节作用:释放IFN(4)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小结: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屏障作用(皮肤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免疫分子(补体+防御素+溶菌酶+细胞因子)+效应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抗原物质后在多种分子

8、和细胞参与下形成的,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效应。1.特异性免疫的特征(1)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抗原后形成的(2)仅对相应的抗原有免疫效应(3)有明显的个体差异(4)不能遗传2.特异性免疫形成的主要过程(1)感应阶段:APC加工处理抗原,呈递给T、B细胞(2)增殖和分化阶段:T细胞—致敏T细胞、B细胞—浆细胞(3)效应阶段: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小结:非特异免疫与特异免疫的区别非特异免疫特异免疫组成黏膜和上皮细胞,免疫分子,吞噬细胞、NK细胞T、B细胞、APC作用时相即刻-96小时内96小时作用特点非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