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ID:29700212

大小:8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1.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答案:A2.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

2、卖的商品种类单一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3.(2012·哈师大附中模拟)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上述材料表明(  )A.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B.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C.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D.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材料信息“嘉靖”、“乾隆”表明所反映的时期为明清时期。从“盛泽镇,……以绫绸为业”、“此类……江南不止一地”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3、。故答案为D。答案:D4.(2013·泰安检测)《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析:考查点为均田制。结合题干材料实施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其做法是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承担一定的徭役负担,可知其反映的是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答案:B5.(2013·厦门模拟)“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

4、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动,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

5、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

6、)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2)新特点:工商业市镇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性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7.(2012·安徽高考)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8.(2012·山东高考)《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

7、,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以古代登州经济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中古文的含义。从纺织品自用、男妇皆从事纺织可以看出此时登州仍属于小农经济,手工业以家庭生产的方式出现,但生产出剩余的产品则可以拿到乡市出卖,而由布贾再贩到城市去。由此可见②③正确的反映了当时登州情况;①明

8、显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区域分工的情况。答案:B9.(2012·福建高考)《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