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95837
大小: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2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题 人民版选修4(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综合检测(对应学生用书P195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1.(2012·江苏单科)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解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
2、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柏拉图。第(1)问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根据材料一“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和“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两句概括作答;“礼”和“仁”的作用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柏拉图
3、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根据教材知识作答。第(2)问的原因从社会关系的冲突或社会秩序的混乱等角度作答,具体社会背景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大厦里,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历史伟人济济一堂,那是美国人民的开国大典哪(注:时间是1783年)。油画下面有个小小的说明,上面记载了华盛顿和议长的简短讲话。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
4、个伟大的舞台。……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的公职。”议长答道:“……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将激励子孙后代。”——林达夫妇《总统是靠不住的》材料二 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材料三 “乃孙黄放弃
5、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孙中山)“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谭人凤《石叟牌词》(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公职”是指什么?促使华盛顿辞去这一“公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3)据材料二、三,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的辞职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解析 本题考查华盛顿和孙中山。第(1)问,第一小问由“1783年”
6、“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你的道德力量……将激励子孙后代”回答。第(2)问,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来回来。第(3)问,从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回答华盛顿辞职的影响;从材料三中“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回答孙中山辞职的影响。【答案】 (1)公职:大陆军总司令。因素:个人的道德力量。(2)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原因。实行联邦制。(3)华盛顿: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孙中山:改变了打天下就要坐天下(或窃权怙势)的传统恶习,导致军阀割据。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牛顿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说:“相对论实
7、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你要解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不要去理会你自己的限制。”材料二 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对牛顿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