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91212
大小:57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 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2.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望岳》,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通过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教学重难点1
2、.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不同层次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诗歌教学必须让朗读贯穿始终,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把握诗歌内容。2.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诗歌学习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从而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联想想象法:《望岳》《春望》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象形象,体验情感,品味意蕴。4.活动式教学法:《石壕吏》采用这种教法,用活动的方式对叙事诗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同时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趣导入,激发兴趣设计(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千古名句大家都早就听过,甚至有的同学经常用它来喻指自己的远大抱负。那么,你知道它是谁的诗句吗?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写出如此满怀豪情的诗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早期的代表作品一
4、--《望岳》。设计(二)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同学们,这两副对联中所指的人物是同一个人,他是谁呢?是的,他是杜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望岳》。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离开四川漂泊两湖,在湖南病逝。作品有《杜工部集》。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l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
5、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N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三、朗读诗歌,理解内容《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二一二”或者“二二一”,比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多种形式地朗读。(1)学生自读,
6、初步感受诗歌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3)同位互读,相互点评。(4)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5)欣赏配乐诗朗诵《望岳》。2.学生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歌大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词义到整首诗的内容,力求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指名学生说出对诗歌大意的理解。四、品味诗歌,感悟意境1.全班齐读诗歌(配乐)。(要求学生读后想象,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歌的诗情画意)教师提问:诗
7、题为“望岳”,全诗由这个“望”字统领,全诗句中没有一个“望”字,但却时时让人感觉到“望”的存在。2.想象理解诗歌。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远望泰山的景象。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9--e_意。在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泰
8、山所见的景象。尤其是“钟”“割”两字炼字极好,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出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是细望泰山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