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85315
大小:2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达标检测与评估18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后训练】1.(原创)“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B.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C.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D.“世外桃源”当时只能是虚构的2.下面两幅图画表达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与家畜饲养业同等地位B.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畜牧业在经济中
2、占据主导地位D.农业、牧业、商业呈多元发展3.(原创)《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标志着耕犁的出现B.反映了耕犁的完善C.促进了牛耕的普及D.导致了人力的解放4.(2011·盐城中学测试)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桑弘羊建议由国家管理盐铁的直
3、接目的是()A.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B.加强对人民的统治C.限制土地兼并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5.(2011·苏中名校联考)“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6.(2012·南京一模)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4、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7.(2011·扬州中学测试)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莫不志在良田”。这一现象的直接影响是()A.首次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B.促进了租佃土地经营方式的产生C.为均田制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什D.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8.(2011·泰兴联考卷)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
5、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9.(原创)2011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拍卖会,其中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朝代的御瓷()A.东汉B.唐朝C.北宋D.明朝10.(原创)下图展示了我国古代两种著名的瓷器“秘色瓷天鹅笔洗”和“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这两种瓷器的制瓷技术分别始于( )A.汉朝 唐朝B.唐朝 宋朝C.
6、元朝 明朝D.唐朝 清朝11.(2011·南通模拟)(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2.(2011·海安模拟)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7、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二、非选择题13.(2011·新海高级中学模拟改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2010年8月18日,新余绣娘加班加点赶绣出的国内首套《牛郎织女》“夏绣邮票”面世,与真品邮票相媲美,将被中国邮政博物馆收藏
8、。《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