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85115
大小:179.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22
《2013届中考复习语文专项突破《议论文》专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届中考复习语文专项突破《议论文》专练【昌平】阅读《精彩》,完成18—20题。(共8分)精彩①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地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②什么是精彩?精彩,就是优美、出色。明星奉献给观众的精彩节目,歌声绕梁三日,表演出神入化;运动员奉献大家的精彩比赛,龙争虎斗,惊心动魄;老师的精彩一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作家的精彩文章,字字珠玑,洛阳纸贵;科学家的精彩科研成果,厨师的精彩烹调技巧,官员的精彩领导艺术等等,不一而足。倘若再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的宣言;精彩,就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演讲;精彩,就是刘翔在奥运会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那美丽的弧线……③精彩的反义词是平庸。一个得过且过、没有创意的商人,一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人,一个无心向学、“60分万岁”的学生,一个满足于跑龙套当配角糊弄观众的演员,一个只会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作家,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一个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科研人员,虽然也能混得不错,也可养家糊口,但永远与精彩无缘。④精彩最需付出。演员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
3、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它将曲终而命竭。⑤精彩当趁年少。虽说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甲】:青年人的精彩,大红大紫,锋芒毕露,像赤壁之畔的周郎,“谈笑
4、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滕王阁前的王勃,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老年人的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庾信“凌云健笔意纵横”。不过,还得讲句实话精彩要趁早,【乙】。⑥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人生难得几精彩,此时不精彩,更待何时?18.全文围绕“精彩”一词展开。请简要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开篇提出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②,然后进一步论述了③和
5、④,最后发出号召:趁着年轻,人生应多一些精彩。19.作者在文中讲述了荆棘鸟的故事,请分析其作用。(2分)答:20.请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将下面的两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①因为精彩更需要强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利。②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各有各的精彩。【甲】处应填:【乙】处应填:18.答案:①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②精彩的内涵③精彩最需付出④精彩当趁年少(共4分。每空1分)19.答案示例:作者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比作荆棘鸟唱歌,用荆棘鸟付出一生的
6、心血只唱一次歌,而歌声如天籁般优美,写出了曹雪芹穷其一生创作出辉煌的《红楼梦》。从而证明了为了精彩需要付出一生的观点。(共2分。)20.答案:【甲】②【乙】①(共2分。每空1分)【朝阳一模】(三)阅读《不要秘诀的秘诀》,完成第21~23题。(7分)不要秘诀的秘诀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明代的学者吴梦祥
7、就认为: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子又放松了。只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吴梦祥对学习态度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③不仅如此,古人在如何读书的问题上还有许多见解。早在宋代,陈善就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不仅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还要【甲】。虽然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的这种主张,在那个时候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④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的读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他主张读书要【乙】。指的是对于难懂的地方可以放它过去,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
8、不懂,也可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⑤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丙】。古代的读书人没有胆量提出这个主张,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