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71039
大小:29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4 (新版)苏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章第一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复习目标】 1.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3.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知道学名的重要性。4.能说出分类系统的7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5.能说出“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6.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7.能说出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依据,知道科学家将生物分门别类的依据。8.观察不同生物在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9.能够举例说出查阅生物检索表的方法。
2、10.举例说出我国特有的珍惜生物。11.列举我国保护珍惜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复习提纲】1、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名称通常叫做俗名。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叫学命,从而确保了物种的名称不相混淆。是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学句由两部分组成,用斜体的拉丁文字,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名,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产地,全部用小写。2、根据已知的200多万种生物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主要有7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为
3、: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美国科学家惠特克把生物分为五界,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3、科学家根据动物脊椎骨的有无,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类群。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和结构的不同特征,可以把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主要类群。4、鉴别生物种类的一个常用工具是生物检索表(它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在分类的每个阶段,生物都按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来
4、区分。每个特征的确定,都将缩小一次它可能归属的物种范围。生物检索表有多种,课本上使用的是二叉式检索表。1、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建立了一千多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动物),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植物银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2、我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文件。法律文件规定了108种动物8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3、土壤中的微生物对
5、于自然界的重要意义主要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人类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药品等,微生物还会引起动植物患病。【复习检测】1.右侧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D.种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2.在学习了植物的分类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玉米、花生、水绵、葫芦藓、肾蕨和马尾松六种植物的特点,按右表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别是A.玉米和肾蕨B.花生和水绵C.马尾松和葫芦藓D.肾蕨和水绵3.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
6、的分类单位是A.种B.目C.门D.界4.在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界B.门C.科D.种5.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A.种B.科C.纲D.门6.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A.种子植物门B.蔷薇目C.百合科D.单子叶植物纲7.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的特征B.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8.从生物在分类中的位置可以看
7、出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A亲缘B食物C环境D外形9.在生物的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种类最多和共同特征最多的分别是()。A.纲;种B.界;种C.科;种D.门;科10.观察下面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问题: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灵长目 科 猫科 犬科 类人猿科 人科]属 猫属 豹属 犬属 类人猿属 人属 种 猫 虎 豹
8、 狗 类人猿 人 (1)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为什么?(2)在上述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