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b版,浙江选考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 自然灾害概述、类型和分布 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题。5.(2015浙江1月学考,28,2分)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 ) ①夏季暴雨集中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④春季台风频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 题干强调自然原因,②属于人为原因,故排除;海河流域一般没有台风灾害,且台风在我国多发于夏秋季节,故④不正确。海河
2、流域位于华北地区,夏季多暴雨;下游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故①③正确。6.[2015四川文综,1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材料二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Ⅰ);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Ⅱ)。图Ⅰ 图Ⅱ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
3、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答案 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铁路线穿行在30°N—60°N之间,自东向西大致经过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其中在季风区穿行于高大山地之间;再结合沿线的自然灾害分析即可。7.(2014课标Ⅱ,43,10分)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
4、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答案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灾害随时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时,根据坐标图先总述,再说出集中月份和最多月份;6月地质灾害次数多,7月少,是因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受雨带影响,降水多,而7月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5、8.(2014山东文综,4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6分)(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4分)答案 (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2)冰
6、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解析 (1)据图说出时间分布特征,但要注意描述出最高值、最低值。(2)教材中没有与该问内容相关的知识,可以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耕地面积比重增加”作出推断。考点二 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与减灾 5.(2014浙江自选,12,10分)“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橘遭受冻害。图Ⅰ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江南丘陵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
7、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图Ⅱ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的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读图完成(1)—(3)题。图Ⅰ图Ⅱ(1)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单选,3分)( ) A.甲B.乙C.丙D.丁(2)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橘,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图Ⅱ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10m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单选,3分)( )A.24mB.40mC.6mD.60m(3)为预防遭受“
8、冷湖”冻害,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地形条件种植柑橘?(4分)5.答案 (1)D (2)A(3)南坡(阳坡);坡中部;向南开口的围椅状小盆地。(任答两点)解析 (1)本题考查逆温对植物发芽的影响。由材料和图Ⅰ、图Ⅱ可知丁地气温最高、变化最小。(2)由图Ⅱ看出谷底最低温度大约为-12℃,而柑橘受